俄乌冲突还没整明白,就对也门下手了:美国想要的,中俄会给吗?
发布日期:2025-07-27 15:22:30 点击次数:63
红海最近不太平。美国战机呼啸而过,导弹砸向也门胡塞武装的阵地,全球航运咽喉要道瞬间硝烟弥漫。但这场看似突然的军事行动背后,藏着一个更惊人的数字:2023年经红海的货物价值高达1.2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量的12%。特朗普为何选在此时出手?中东这个火药桶”里,究竟埋着多少美国不敢明说的算计?
冲突来得比所有人预料的都早。当国际观察家们还在争论“美国会不会亲自下场”时,F-18战机已经划破也门夜空。支持者欢呼这是“对海盗行为的正义打击”,反对者则冷笑:“美国航母开进红海,和闯进别人家客厅有什么区别?”更蹊跷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高调空袭,一边却对以色列进攻加沙的请求装聋作哑——说好的“全力支援盟友”呢?
红海商船的船长们最先感受到变化。一艘中国货轮的航海日志记录:“1月12日起,保险费涨了300%,但绕道好望角要多烧掉20万美元燃油。”与此同时,德黑兰的菜市场里,小贩阿巴斯指着翻倍的西红柿价格抱怨:“美国人以为炸弹能吓住胡塞?他们只会让我们的日子更难。”而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发言人正用PPT向媒体解释:“精确打击仅针对军事目标”——尽管幻灯片角落里,被炸毁的渔港照片一闪而过。
表面上看,胡塞武装的导弹发射架少了,红海似乎恢复平静。但伦敦劳合社的保险精算师们发现异常:被袭击商船数量不降反升,只是武器从导弹换成了更便宜的无人机。更讽刺的是,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被迫后撤200海里——价值百亿的钢铁巨兽,竟被几千美元的改装无人机逼退。俄罗斯学者在《生意人报》专栏调侃:“这就像泰森拳击赛上被小朋友的弹弓打中膝盖。”
转折发生在2月8日。胡塞武装突然公布一段视频:中国“银河号”货轮遭美军舰拦截检查后安然通过,而英国油轮却被导弹锁定。同日,北京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举起一张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的历史照片:“某些国家该重温下‘炮舰外交'的失败教训了。”三天后,中俄伊三国军舰在阿曼湾摆出护航阵型,伊朗革命卫队高调宣布:“红海不是美国的后院,而是世界的高速公路。”
当美国务卿声称“外交解决取得进展”时,红海南岸的沙漠里,胡塞武装正用推土机修复被炸的跑道。也门部落长老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举着生锈的英国殖民时期步枪说:“我们赶走过日不落帝国,还怕星条旗?”更棘手的是,欧盟突然分裂:意大利拒绝加入护航联盟,希腊船主协会则威胁停运所有经红海货物——全球供应链的阴影正笼罩每个普通人餐桌。
某些人总爱把“维护航道自由”挂在嘴边,却忘了红海两岸的渔民已经二十年没吃过新鲜海产——因为他们的渔场被军舰占着。美国说打击是为了安全,可为什么被击落的无人机残骸上总刻着“中国制造”?当年用一袋洗衣粉当证据打伊拉克,现在又拿商船航线当借口,这套路该升级了。
当美国用价值200万美元的导弹拦截2000美元的无人机时,算过这笔账该由谁买单吗?是纽约加油站里骂骂咧咧的司机,还是深圳工厂里被迫加班赶订单的工人?红海这场“土豪式反恐”,到底是在保护航运,还是在给军火商清库存?(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油费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