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萧克入选大将名录,毛主席未反对,刘少奇同志异议:不及徐海东

发布日期:2025-08-13 21:04:43 点击次数:113

很多人觉得萧克将军的经历有点“不公”,毕竟他曾担任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的副师长以及解放军四野的参谋长,这些职位都非常重要。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有三个主力师,师长一共有六位,其中有五位后来都成为了元帅,只有萧克将军是上将。这种差距看起来有些不平衡,让人觉得不太公平。

但实际来看,萧克被授予上将是多位首长都点头认可的。也就是说,最有权势的领导们都觉得授予萧克很合理。

在最初的提名名单中,萧克被列为大将候选人。这样的话,他就和其他五位正副师长的级别相差不大了。然而,最终是少奇同志大力支持徐海东,导致萧克与大将的头衔擦肩而过。

那么,少奇同志当时是怎么看的呢?为什么萧克的军衔与其他八路军师长不一样呢?

有的人可能会问,少奇同志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实际上,少奇同志在那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从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开始,他就成了中央书记处的第二号人物,仅仅排在毛主席后面。

新中国成立后,少奇同志还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职务。他的意见对评衔小组乃至毛主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最初的拟授名单中,共有十五位大将,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张宗逊、宋任穷、许光达、萧克、王震和周纯全,其中萧克的名字赫然在列。

后来,中央领导决定精简人员,人数从原来的规模缩减到了十人。张宗逊、宋任穷、王震、周纯等人很快就被确定不在名单内,但萧克因为资历老,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

有人认为,自1942年起,徐海东因养病未能参与解放战争,建议由萧克接替他的位置。毛主席对此没有反对,多数评衔小组成员也表示同意。

然而,少奇同志随后说了一番话,最终确定了这个版本。

少奇同志的意思大致是,在代表性和党性方面,萧克比不上徐海东。尽管徐海东从1942年起长期养病,但萧克在那段时间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相比之下,徐海东更合适被授予大将军衔。

当他的话流传出去,许多与衔级评定有关的工作人员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论代表性,徐海东无疑是红25军和红十五军团的核心人物,这支队伍在陕北为中央提供了稳固的立足之地,并在兵力、装备和物资上给予了中央极大支持,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萧克来自红六军团,这支队伍最初的任务是保卫中央苏区。尽管后来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合并成了红二方面军,但从血缘关系上看,它与红一方面军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从代表性来看,萧萧作为红二十五军的副总指挥,在知名度上user所以从代表性来讲,萧萧这个红二十五军副总指挥,反而比徐海东那个红十五军团军团长逊色。

论党性,徐海东曾是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在长征过程中,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老张犯了错误,这使得中央领导层感到非常为难。中央向陕北进军时,一度还担心徐海东是否会继续跟随老张,这样的话,那可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了。

徐海东很快通过实际行动消除了中央的疑虑,坚定地支持中央的决策,这让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都感到非常高兴。

看看萧克,虽然他是从井冈山出来的,还长期与中央合作作战,但在红二和红四在甘孜会师后,他却被老张说服,成了红四方面军31军的军长。

这件事萧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了原因,他坦白说当时自己没有电台,不清楚中央和红四方面军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但不管因为什么,事情已经发生,结果不会改变。

在同一个队伍里的贺龙直接对老张说:“国焘啊,别提分裂的事了,不然小心我对你下手。”萧克的这些行为,也让包括少奇同志在内的中央领导感到不满。因此,在党性方面,萧克比不上徐海东。

徐海东在1942年以后就开始养病了,而萧克虽然没有生病,也没做出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反而浪费了两次机会。

在抗日战争期间,冀东地区的大暴动展示了那里的人民基础非常坚实。因此,中央决定派遣一位有能力的领导人去进一步发展,这个人就是萧克。

当时,他同时担任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员、政委,以及冀热察军政委员会的主席,相当于整个地区的党政军一把手。如果萧克能把冀热察的工作抓好,他的地位肯定不会比115师副师长聂荣臻低。

萧克刚到平西不久,就处决了冀东抗联司令员高志远,这让邓华和宋时轮非常生气,不愿再继续在他手下工作,于是纷纷离开。

冀热地区的武装力量主要由三支组成:冀东抗联、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如果针对其中一人下手,会让这三支队伍变得不再团结,萧克在那几年的发展确实不太顺利。

1942年2月,冀热察挺进军的番号被取消,萧克被调任为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实权。后来,晋察冀军区对此做出了一个结论:

在过去三年里,平西根据地的建设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没有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因此缺乏周密的规划和长期的打算。房涞涿平原粮食丰富,是平西的粮仓,虽然平西在这里的军事控制已经超过两年,但党在这里的工作和群众基础都很薄弱……

这次批评非常严厉,萧克被调去给聂荣臻做副手,这也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疏远。直到解放战争开始时,萧克才重新回到前线,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的司令员。

现在晋察冀的情况和华东差不多。如果萧克能像粟裕一样打出好战绩,华北说不定能组建一个“第五野战军”,萧克自己也有可能再往上走一步。

晋察冀地区和傅作义的部队打仗,接连打了好几次败仗,连张家口这样的重要城市都丢了。这种情况让萧克失去了指挥军队的权力,后来只能去后方负责教育工作了。

当四野向南推进时,刘亚楼被派去组建空军,于是萧克接替了他的参谋长职务。

从客观角度来看,不管谁来担任四野参谋长,结果都差不多。有林总坐阵指挥,又有百万大军,最终肯定是胜利的,无非是胜利的时间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萧克在解放战争后期担任四野的参谋长,没有太多机会立下显赫战功。因此,即使徐海东早些时候因病退下,萧克多出来的这几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

总的来说,徐海东各方面都不比萧克逊色,少奇同志的推荐也很恰当,因此最后的大将名单就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