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指挥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发布日期:2025-10-09 17:15:13 点击次数:154
3485 26万志愿军刚到朝鲜,金日成便提出归他指挥,毛主席的回应真高明
志愿者们渡过了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战争的早期,朝鲜人民军发动了进攻,仿佛它打破了竹子一样,很快占领了韩国的大部分领土,而韩国军队却被打败了。然而,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参战,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动荡不安。
在美国入侵朝鲜的同时,美国第七舰队被派往菲律宾,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开始采取预防措施,决定加强东北地区的国防,调几支军队到东北地区进行备战,使之保持不变。
同年7月7日和10日,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总理先后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防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央军委代理参谋长聂荣贞出席了会议。总政治部主任罗龙环,以及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林彪、小金光、小华、刘亚楼、杨立。
会晤开始后,周总理让有关人士介绍朝鲜半岛局势,并发表重要讲话。周总理说:“朝鲜当地局势并不乐观。朝鲜军队的实力与美国大不相同。因此,毛主席指示我们研究国防问题。
周总理接着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军事形势很可能危及我们的国防,特别是东北边境的危机。为了保卫国防,为了支持朝鲜祖国的统一,我们必须考虑用什么力量来加强东北边境线。
作为联合军委会代理总参谋长,聂龙镇建议使用信野部队。罗龙焕对此也表示赞同,他说:“朝鲜与我国东北部接壤,地形和气候相同。使用西诺部队是合适的,西诺部队在东北很长一段时间,熟悉东北的气候、地形、风俗和民情。
毛主席林彪
林彪也同意了。根据两次会晤的精神,7月13日《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境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成立,同一天,毛泽东主席就“当天会议上商定的问题,请按规定执行”作出指示。
根据《决定》,动员了西诺第13军(包括军总部、38军、39军、40军)、西诺第42军、西诺炮兵司令部(包括炮兵司令部、炮兵第1师、炮兵第2师、炮兵第8师、高射炮第4团)、骑兵第1团、工兵第6团。3个汽车炮兵团,总兵力超过26万人,组成东北边境军。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军队,他们会知道他们是解放军的精锐师。例如,朱德总司令说:“这是我们的精英。第38集团军和第39集团军是在井冈山红军的旧山脚下发展起来的,第40集团军是抗战时期山东的旧军队。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都是伟大的东北人,打过硬仗,打过恶战,经受过考验。
六年后,毛主席在接待苏共代表团时特别提到这一点,他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重新部署了三个集团军,然后又增加了两个集团军,共五个集团军,驻扎在鸭绿江附近。所以后来,当帝国主义越过三八线时,我们就可以派军队了。
到了1970年10月,在会见金日成时,毛主席有些遗憾地说:“很遗憾,当时只有五个集团军,而这五个集团军没有强大的火力,七个集团军就好了!大家都知道,志愿军进入朝鲜后,陆军总司令交给志愿军司令部,司令员是彭德怀。
毛主席彭德怀
然而,今年发生了一个令人不快的事件,指挥志愿者。当26万名志愿者刚刚跨过鸭绿江时,金日成建议彭德怀指挥他们。发生了什么事?面对金日成要求彭德怀交出指挥权的要求,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怎么回答?
这一切都始于金日成的一封请求帮助的信。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崩溃,剩余部队3万多人向北撤退,士气低落,联合国军在三八线,朝鲜政权垮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这方面,金日成分别致函毛主席和斯大林,请求紧急援助,希望得到直接的军事援助。10月1日晚,毛主席收到金日成特使的一封请求援助的信。金日成在信中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出兵,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同一天,斯大林打电话给中国,建议派军队,苏联则协助武装和掩护空军。
晚上,毛主席召开中央书记处紧急会议讨论对策。毛泽东主席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这个问题必须加以控制,如果不加以注意,美帝国主义就会更加猖獗,我们的东北地区就会不断受到威胁,建设就不可能了。
但会上意见分歧,我们都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还需要复兴。特别是我军在武器装备、空军和海军方面与美军差距很大,最好不要打。10月2日至5日,毛主席连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召集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会议,征求大家意见。
毛主席主持会议
所有与会者都反对向朝鲜派遣军队。林彪说:
“我还是这么认为的,小心点。我们要打蒋介石,小米和步枪。国民党军队的武器比我们强大得多,但利弊并不多,而美国军队则完全不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军队非常现代化。美国的一个师有几百门大炮,我军的一个师有几十门大炮,坦克更少。美国拥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而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刚刚开始形成。我军在没有空军掩护和海军支援的情况下开始行动。如果我们进入战争,我们没有撤军的边界,如果我们不相信美国军队能够抵抗,而是把战争带到我们的东北部,那将是不好的。我认为最好加强东北边境,以免生火。 "
毛主席听了所有的演讲后,心情非常沉重,他说:“你们都是对的,但其他人情况危急,我们站在一起看,不管怎样,都很伤心。
10月4日下午,彭德怀乘坐专机从西安抵达北京。彭德怀抵达中南海时,会议开了一半。他一走进会场,毛主席就对他说:“老彭,你来的正是时候,我们今天开会讨论是否派兵援助朝鲜的问题,你刚刚来听听。
会议结束时,毛主席离开彭德怀,给他看了金日成的求救信,让彭德怀第二天早上到珠江书店交流意见。第二天早上,彭德怀一见到毛主席,就说:“主席,我昨晚整夜没睡,我就几十次想起你和其他同志的讲话。我想知道。我坚决支持主席向朝鲜派兵的决定。
毛主席
毛主席高兴地说:“老彭,你认为要率领军队到朝鲜去打仗,这么难的任务,应该派谁去?彭德怀一开始僵硬地问道:“主席,难道我没有听说中央政府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后说:“老彭,我几个同志的意见,这是一种负担,还是请彭先生把它拿走,不知道你怎么想? »
彭德怀直言:“主席,你认识我,我服从中央的决定!同一天下午,毛主席继续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发表讲话说:“敌人打了门,跟他们妥协是不可能的。向朝鲜派遣军队是必要的,如果被打败,这将意味着解放战争的后期胜利。如果美国军队驻扎在鸭绿江沿岸和台湾,他们想发动侵略战争,随时可能找到借口,到那时我们将是被动的。
10月8日,毛主席致电中国驻朝鲜大使聂志良和金日成:
1.鉴于目前的局势,我们决定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土派遣志愿部队,协助你们抵抗侵略者;
彭德怀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3.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服务和满洲其他援助朝鲜的工作,由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刚同志政治委员负责;
4.请你立即派朴槿惠同志赴沈阳,就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各种问题同彭德怀同志和高干二同志进行协商。彭同志和二年级同学从北京出发前往沈阳。
毛泽东主席关于出兵朝鲜的电报
到目前为止,中方的一切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但很快就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金日成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立即将朝鲜内政部长朴槿惠派往沈阳。与此同时,彭德怀也抵达沈阳。彭德怀认为,此时必须紧急联系朝鲜同志,切实了解朝鲜战争状况和双方作战合作的问题。
然而,朴槿惠没有提到志愿军进入朝鲜后双方军队的统一指挥,而是介绍了目前正在德川地区与游击队作战的金日成,并表示希望中国尽快出兵。时任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参赞的柴成文后来回忆说,金日成向中国求助时,并没有预测中国会派出26万精锐师。“我们只考虑要求中国出兵帮助朝鲜一段时间,如果敌人的情况紧急。
在金日成的要求下,朴槿惠建议彭德怀志愿军也将总部设在德川,这表明金日成已经考虑统一指挥中国和朝鲜军队。然而,由于紧急情况,彭德怀未能与朴槿惠进一步讨论加入朝鲜后志愿军的指挥问题。
10月19日晚,志愿军先头部队越过鸭绿江。为了严格保密,所有部队都在黄昏时过河,并在第二天早上4点前停止。过河后,应立即进行隐蔽作业。彭德怀和随行7人在志愿军先锋队前进入朝鲜,真是个伟人!
彭德怀与金日成会谈
彭德怀的军事书记杨凤安回忆说:“彭德怀总局长和我两个警卫坐在苏联的GAS-69吉普车上,带着电台、操作员和翻译,共有7人,由崔龙局长陪同,后面是一辆大卡车,上面有电台,我们是第一批进入朝鲜的人。”
10月21日,彭德怀在朴贤云的陪同下,抵达距离朝鲜北部城市代东3公里的大东村,与金日成会面。彭德怀首先介绍了志愿军先进部队入朝,第一批26万人,随后中央军委准备再将2个军6个军作为第二批部队转入朝。
金日成兴奋地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表示感谢,并谈到朝鲜人民军的状况和敌人向北的进攻。彭德怀随后建议金日成将朝鲜人民军司令部和志愿军司令部设在同一地点,以便双方能够相互合作。
彭德怀对此没有任何问题,斯大林在电报中建议中国出兵,明确表示“(志愿者)当然是在中国指挥官的指挥下”。彭德怀进入朝鲜后,看到大批朝鲜人民军残余人员从南方撤回,其中有许多儿童兵,这引起了他极大的担忧。
彭德怀、金日成等人在防空洞前
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彭德怀对朝方指战员的军事能力严重怀疑,“军事指挥异常幼稚,19日下令死守平壤,结果3万人未退出多少。”彭德怀还提到朝鲜征兵问题,“他们征兵异常严重,16岁到45岁全部征调入伍。他们的亲人无人过问,吃饭都成了问题,根本没有长期的打算,孤注一掷的冒险主义在任何方面都能看到。”
初次见面快结束时,金日成只是同意派内务相朴一禹驻志愿军司令部,中共中央任命其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第一次战役期间,彭德怀深感朝鲜人民军现状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性格耿直的彭德怀越来越难以忍受,且不说中朝之间缺乏协调,竟然出现了朝鲜人民军误击志愿军的不可思议事件。比如11月4日这天,志愿军第39军的任务是在博川围攻美军24师,突然遭到向顺川挺进的朝鲜人民军攻击,结果导致敌人逃脱。
志愿军本身后勤物资运输就面临极大困难,加上两军没有配合,出现了不少混乱局面。彭德怀意识到如果中朝联军再不统一指挥,这仗根本无法继续打下去,绝对会出现大问题。彭德怀先是请中国驻朝鲜使馆人员向金日成提出中朝军队统一指挥问题,再次提出希望对方司令部能靠近志愿军司令部。
金日成和士兵们在一起
金日成对彭德怀的提议反应冷淡,11月7日,彭德怀通过朴一禹约见金日成面谈。为期3天的会谈没有达成目标,关于两军配合问题,今日表示会派参谋到志愿军司令部负责双方的通信,他不同意两军司令部靠近,更不同意联合指挥。据后来解密资料,金日成本人希望能将志愿军归他指挥。
彭德怀很着急,他对身边人不停地说:“我要对中朝人民,对几十万士兵负责啊!”彭德怀思虑再三,他提了一个方案:金日成和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常驻前方,并由金日成、什特科夫和彭德怀组成一个三人作战指挥小组,负责军事事务并制定与作战有关的现行政策。
彭德怀将这个方案电报毛主席,并详细描述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毛主席同意彭德怀意见,他坚定认为志愿军的指挥权必须由中方掌控,而他回应和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很高明,请斯大林出面。11月13日,毛主席致电斯大林,转述了彭德怀的建议。电报如下:
彭德怀同志提议,希望金日成同志和什特科夫同志能常驻前方,并由金日成、什特科夫、彭德怀组织三人小组,负责决定军事政策,包括建军、作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以及与作战有关的许多现行政策,求得彼此意见一致,以利战争进行。我们同意这个提议,现特电告,请求您的指示。如您认为可行,即请由您处向什特科夫同志和金日成同志提出为妥……现在的重要问题是朝、苏、中三国在那里的领导同志们能很好地团结,对各项军事政治政策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作战上能有较好的配合……胜利是有把握的。
斯大林
11月17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斯大林已回电,完全赞成由中国同志来统一指挥。”这封电报也转发金日成和什特科夫,当时苏联驻中国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也赞成由中国统一指挥。金日成还是不甘心,他提出到北京当面跟毛主席商谈。
12月3日,金日成抵达北京。一见面,毛主席直接说:“彭德怀同志多次来电,询问两国部队该如何协调指挥问题,你现在来得正好,可以当面谈一谈。”周总理、高岗都在一旁,两人相继发言。
高岗说:“我们现在有共同的敌人,还在一个战场,上次我到了朝鲜,彭老总就多次跟我说,我们双方指挥不统一,还发生误击致使敌人逃走。”我方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金日成必须有所回应。
金日成沉默一会说:“斯大林来电报指示中朝军队应统一指挥,因中国志愿军有丰富经验。应由中国同志为正职,朝鲜同志为副职,我来之前举行的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会议对此已同意。”
毛主席、周总理跟金日成一番商议后,决定成立中朝联合司令部:毛主席推荐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金日成推荐金雄为副司令员,朴一禹为副政委。双方正式确定:以后联合命令即由彭、金、朴三人署名,至于对志愿军的单独命令仍照以前署名不变。
毛主席和金日成
金日成表示同意,至此,关于中朝联军#秋季图文激励计划#统一指挥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金日成指挥志愿军的想法彻底落空。不过,对于金日成来说,让他交出自己的军队指挥权,从民族感情上来说,确实有点难受。
但是,毛主席考虑得更为长远。从国家利益、远东利益来看,把中朝军队的指挥权集中在彭德怀手中,也是势在必行的结果。也正是如此,中朝联军在历经两年多的浴血战斗后,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