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老蒋五次围剿都搞不定,他到底输在哪?三个死人说出真相

发布日期:2025-08-23 18:51:12 点击次数:126

老蒋五次围剿都搞不定,他到底输在哪?三个死人说出真相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地图上那块江西的红色根据地,在蒋介石眼里,恐怕比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还要扎眼。他整天对着地图看,全国大片大片的青天白日,就那么一小块红,怎么看怎么不顺。你说,这事儿换谁谁能睡得着?

他手底下浩浩荡荡几十万大军,装备精良,甚至还有德国顾问团帮忙出谋划策,怎么就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从1930年到1934年,前前后后五次大“围剿”,听着名头挺吓人,结果呢?前三次愣是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国军的报告雪片似的飞到南京,上面写的都是“胜利转进”、“战略调整”,蒋介石把电报拍在桌子上,气得骂娘。他心里门儿清,那帮将领们,一个个都是人精,打仗的本事没多少,捞油水、保存实力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这仗打得叫一个憋屈。红军那边,缺衣少食,武器是“万国造”,可人家愣是越打越精神,地盘还越打越大。反观国军这边,后勤补给线上都能伸出无数只手,军饷层层克扣,到了大头兵手里,能买两包烟就算不错了。这样的军队,你指望他能有什么战斗力?

蒋介石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亲自跑到庐山,办了个军官训练团,把那些高级将领们都叫过来,亲自训话,想给他们灌输点精神力量。他讲“精神可以战胜物质”,讲“不成功便成仁”。可这帮人呢,当面点头哈腰,高喊“校长英明”,一转身回到部队,该怎么混日子还怎么混日子。

这就像一个人生了重病,病根在五脏六腑,你光在皮肤上抹点药,顶个什么用?国民党这个庞大的机器,从根子上就已经开始腐烂了。

要看懂蒋介石的失败,光看战场是远远不够的。你得看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人的,尤其是那些曾经的“自己人”。他一生中三次被迫“下野”,每次都伴随着一个重要人物的鲜血,这绝不是巧合。

第一个,王天培。这位是贵州出来的悍将,北伐的时候也是一员猛将。可坏就坏在,他脑子里那根弦没转过弯来。1927年“四一二”之后,风向全变了,他居然还想着保护那些工农分子,这不就是明摆着跟蒋介石唱反调么?

结果可想而知,一纸密令,王天培就被稀里糊涂地送上了西天。蒋介石用他的命,给所有还在摇摆的将领们上了一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套帝王心术,他玩得炉火纯青。

第二个,邓演达。这位的分量可比王天培重多了。黄埔军校的元老,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性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邓演达看不惯蒋介石搞独裁,拉起一帮人要另立山头,搞什么“第三党”。

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对蒋介石来说,军事上的敌人好对付,思想上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邓演达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权力合法性的一个巨大挑战。于是,特务们出动了,1931年的一个深夜,邓演达在南京麒麟门外被秘密处决。

杀了邓演达,蒋介石算是彻底砍断了国民党内部的另一条道路,也让无数有理想的国民党人寒了心。一个连内部不同声音都容不下的政权,它的凝聚力从何而来?

第三个,陈仪。这位可是蒋介石的老乡兼心腹,浙江省主席当了多少年。蒋介石对他可以说是信任有加。可到了1949年,眼看大厦将倾,陈仪的心思也活泛了。他居然想策反自己的学生、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准备来个“和平起义”。

这事儿要是成了,东南半壁江山可能就传檄而定了。可惜,汤恩伯转头就把自己的恩师给卖了。蒋介石接到密报,据说当时手都在抖,不是气的,是心寒。他大概想不通,自己最信任的人,怎么会在背后捅他一刀。

陈仪被秘密逮捕,押到台湾。蒋介石没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一纸枪决令,送这位同乡上了路。这件事在国民党高层内部引起的震动,比丢失几个城市还要大。连陈仪这样的人都保不住,谁还敢说自己是安全的?

你看,王天培、邓演达、陈仪,这三个人,代表了三种力量:不听话的旧军阀、政见不同的党内同志、以及末路时企图另寻出路的心腹。蒋介石对他们的处理方式,就是一个字:杀。

他以为用铁腕能稳固统治,殊不知,这种建立在恐惧之上的忠诚,比沙滩上的城堡还要脆弱。当外部压力巨大的时候,内部的离心力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所以,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才会那么惊人。账面上四百多万大军,号称海陆空齐备,还有源源不断的美国援助。可真到了战场上,经常是一个师、一个军成建制地投降。为什么?因为士兵们不知道为谁而战,军官们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和财产。

美国的“迪克西使团”在延安考察后,给华盛顿发回的报告里就明确指出,国民党的腐败和低效已经无可救药,而共产党人则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可惜,这样的报告,当时没几个人愿意相信。

等到蒋介石败退台湾,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不会反思,自己究竟是输给了谁?是输给了对岸那个抽着烟、满口湖南话的农民儿子吗?

不全是。他更是输给了自己。他输给了自己的猜忌、多疑和控制欲。他亲手扼杀了国民党内部所有可能纠错的机制,把一个本可以团结各方力量的政党,变成了一言堂。当所有人都只会对他歌功颂德的时候,失败的丧钟,其实就已经敲响了。

历史有时候看起很复杂,千头万绪,但有时候又很简单。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个道理,几千年前的老祖宗就说明白了。可惜,总有人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