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固态电池带动材料变革,镍基集流体走红,远航精密业绩大涨

发布日期:2025-08-25 04:06:43 点击次数:140

有人说,电池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正在悄然生长,一个让材料工程师们直呼“头秃”的新难题摆在眼前:固态电池来了,它对集流体选材,简直重新洗牌,逼着所有传统玩家重新考试,你准备好了没?

其实要我说,近几年锂电池领域风起云涌,从液态到固态,材料变化可不只是一点点,像闹腾的菜市场里忽然换了主食材,价格机制、供应通路、技术壁垒全都得推倒重来,电池做得再牛,材料不跟上也白搭。

而这场问号之中,被很多人忽视的是这么个细节:集流体也要跟着革命。

谁料硫化物成了新宠,让铜集流体遭遇“滑铁卢”,镍基材料悄然上位,镍带、镍箔一下子吸睛,国内龙头之一的远航精密,你仔细琢磨,这不就是一次命运的赌局?

问题就来了:远航精密真能从这波风浪里捞到大鱼吗?

还是说,风口过后,大家都变成了站岗的大鹅,守着金矿却挖不动?

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满脑子问号,想挖点猛料?

咱们就慢慢来掰扯这出新形势里的材料江湖,看看硫化物如何逼退铜,镍基材料又有啥过人之处,再看看远航精密的那些明里暗里的“杀手锏”。

固态电池这一波,阵仗大到你不服都难。

电解质是啥?就理解成电池的传话筒,负责让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溜达。

以前主打液态的那种,从铜、铝,到各路导体材料,谁便宜谁能导电,谁能撑得住循环,谁上。

但固态电解质不是吃素的,一上来就把材料门槛提了不止一个档次。

目前硫化物和氧化物路线打头阵,里面最搞事情的就是硫化物。

为什么大家都盯着硫化物?

你随手看一眼数据,离子电导率秒杀一大片,“室温10的负三到负二次方西门子每厘米”,翻译成人话就是比氧化物高上好几个量级,堪比液态,谁能不心动?

高倍率充放电?没问题。

还软乎乎的,一冷压就贴紧电极,两边贴的跟牛皮糖似的,界面阻抗直接降一波。

搞硅负极怕它胀,硫化物弹性好,它还能撑得住。

也就怪不得车企、材料厂商一窝蜂扎进来,像比亚迪、广汽、丰田、宝马,连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松下、三星这些顶流玩家都忙着排队入场,万一错过了下个十年的黄金机会,谁都不想当替补。

可谁曾想到如此拉风的性能,却有个蛋疼的副作用。

铜集流体,原本是锂电池里的“劳模”,千锤百炼的好家伙。

但到了硫化物体系,它俨然成了“背锅侠”,里面的硫离子和铜,一碰就产生化学反应,果断生成什么硫化亚铜或者硫化铜,你说导电不导电?

那是电子传输直接断了线,界面失效,说白了就是电池寿命说没就没,用户直接喊坑。

怎么办?

选镍。

理由呢,不光是刚才说过的耐腐蚀,镍基材料的表面能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氧化层,直接把硫离子堵门外。

副反应没了,集流体结构根基牢靠,安全性、寿命、稳定性全都翻一遍新篇章。

机械强度和韧性也是一大亮点。

谁家新电池不是追求能量密度、轻薄化、高倍率?

你动不动硅负极或者硫正极充放一下就体积大变,铜扛不住,活性物质掉了,镍基一来,扛得住形变,活性物质也不撒手,太适合新一代需求。

乍一看,铜似乎成了老大难,而镍基材料,妥妥的新宠儿。

也就是这个节骨眼,远航精密蹭着行业风口逆流而上,真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

说到远航精密,行业里多少有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味。

谁注意到它的市占率?

50%+!

也就是说,在国内市场,只要你买镍带、镍箔,半数以上要流进远航精密的账本。

这不是闷声发大财么?

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不说自家家底丰厚,就是产品线也拓展得稳健。

2024年一场转身,股价涨得嗖嗖的,年初到现在翻了超一倍,定格在35块半一股,总市值也到了35个亿左右,可见市场嗅到了什么。

是不是大家都在给它打call,还是只是吃瓜观众,谁知道呢?

但数据不骗人,镍基集流体产品已和厂商开启联动,样品对接早早就走在了前面。

业内有意思的一点是,你不是说镍基集流体开发难嘛?

人家远航精密直接上“镍铁集流体”,厚度还搞到5微米,微合金化方案也提上日程,主要电池厂已经对接上了。

这是不是率先摸到门路?

东吴证券做了个市场测算,按未来2030年全固态电池年产100GWh,镍铁集流体单GWh用量按500吨,单价20万到25万一吨,渗透率来个五成,市场空间不就定格在50亿以上?

说到这你未必眼红,但关键是赌局刚刚开场。

这个领域不仅远航精密在冲,还有东方电热、德福科技这些后起之秀齐齐发力,大伙儿都在开发/验证,少不了一场龙争虎斗。

可是远航精密这家公司,吃了多少年技术饭?

咱不是打情怀牌,拿专利说话,截至去年底,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加起来就89项,发明专利占了12个,还有镍铁集流体开发的技术底蕴,不愁底气。

再聊聊产业布局。

远航精密最早做镍带、箔,后来逐步吃下产业链,向下游精密结构件延展,想做垂直一体化。

自产镍带、镍箔,成本优于同行,灵活调度。

边角料可以直接回锅重熔,材料利用率冲到近乎满分。

库存压力减,采购成本低,这哪儿不是增强抗风险能力?一个词,稳!

至于财务端,远航精密也有过低谷。

前两年净利润下滑,谁叫行业波动这么大。

但到了2024年,归母净利润飙升113%,突破6744万。

原因一半来自于市场带动,新能源汽车、储能板块需求旺盛,镍带、箔和结构件销量都走高;另一半,是原材料电解镍价格今年没乱蹦跶,毛利率终于告别连跌回升了。

毛利率15.8%,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彻底甩开之前的“不景气”帽子。

需要注意一个细节,远航精密实行“镍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这就意味盈利水平还是容易受镍价波动牵连。

他们自己也坦言,为了稳生产会备货一批原材料,这些库存价格上下浮动,毛利率也就跟着晃悠。

于是,套期保值业务成了标配,主动分散原材料跌价风险,企业稳、客户也踏实。

再拉回来,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86亿,同比涨25.4%,是近几年新高。

归母净利润3095万,比去年同期几乎没变。

但别忘了单品结构变化——TCO热敏保护组件销量突飞猛进。

以前客户自己搞芯片,再交给远航精密做产品,现在索性全链打包,成本效率都提升,收入规模自然涨。

说到管理层,也不藏着掖着,股权激励计划直接推出给68名高管和核心员工,占总人数10%多点,期权占股4.5%,这是在告诉大家:只要肯拼,蛋糕还能分更大。

业绩目标也上了KPI,高管、员工连绑三年,净利润每年都要冲高增长。

如果后续真的如愿高歌猛进,不说冲进世界顶级阵营,至少国内镍基材料龙头这顶帽子就稳了。

聊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种“坐在风口,猪也能飞”的感叹?

但这事毕竟没那么简单,镍基材料能不能“吃透”固态电池大潮,远航精密到底是一跃成龙,还是悄悄回归平淡,这都要看后面几个细节:

一,技术能不能持续迭代。

二,成本控不控得住。

三,市场有没有新玩家插队、搞搅局。

四,全固态电池的放量是不是能如预期爆发,不会半路凉凉。

风口下,行业从来不缺机会,但守着好牌被打出烂局的也不罕见。

材料革命永远在路上,尤其固态电池这种“做梦都想颠覆行业”的东西,镍基集流体有望吃饱喝足,但赌局未到终局。

最后,咱们看,“远航精密”这个名字会不会变为火到爆的金名片?

还是说,它只是行业进步里一个不起眼的刻度?

不妨一起来讨论下——固态电池这波大潮,你最看好哪些材料创新?镍基还能稳坐C位吗?欢迎下方留言,咱们唠一唠!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