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内二十九国连续制裁中国,中方反击未取消即采取反制措施
发布日期:2025-07-30 11:02:10 点击次数:122
这几天国际上闹得挺大,就在2025年7月16日到18日那几天,加拿大、美国以及欧盟的27个成员国一共29个国家,联合对中国动手了。它们推出各种关税和制裁,表面上看像是针对俄罗斯或者某些商品,可实际上很多措施直接冲到中国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原材料供应链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显然是西方国家抱团想在全球经济版图上给中国点颜色看看。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外交部和商务部立马发声,说这些做法不行,还明确表态要是再这样,中国肯定会进行对等反制。
先提提加拿大那儿最近的动作。7月16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新关税,主要是那些含有中国熔炼或浇铸钢铁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要是进口量超出2024年的限额,还得再多加50%。
这个政策一看,好像是针对没有自贸协定的国家都这么管,但实际上,重点就是中国的钢材。因为加拿大担心美国那边对钢铝产品加征35%的关税,会让中国钢材偷偷流入加拿大市场,冲击本地产业。加拿大政府说,这是为了保护国内钢铁工人和企业,防止不公平竞争。中国商务部也立马回应,觉得加拿大这是搞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国际规则,还表示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权益。简单来说,加拿大这招其实是在美国压力和自身经济利益之间耍巧,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7月17日,美商务部也不甘落后,针对中国阳极级石墨,西施般扯出个93.5%的反倾销税,再加上其他税,总关税飙到160%。这玩意儿可不是小数目,石墨在电动车电池里占关键位置,美国那边70%以上的石墨都得从中国进口,这次一加征关税,影响差不多得有24.4亿元人民币。美国商务部这回的说辞是,因为反补贴调查发现,中国产品存在“不公平补贴”,所以才这么搞。
说实话,这么高的税率,倒霉的可能是美国的电动车公司,因为供应链的成本一下子就浮起来啦。话说,今年5月美国就开始对中国石墨进行反补贴调查,现在关税一落地,明显想重整全球电池原料的供应体系,不再那么依赖中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搞这些针对中国关键原材料的举动越发频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呀。
7月18日,欧盟27国一致通过了针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方案。虽然这次主要是打击俄罗斯,但里面聊到了不少中国元素,直接把两家中国地方金融机构和几家中国企业列入了黑名单,总共26个新实体中,有7家在中国大陆,3家在香港,4家在土耳其。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说,这招算是对俄罗斯最猛的一次,目的就是要切断克里姆林宫的战争资金,尤其是针对俄罗斯在印度的石油业务,而这背后牵扯到不少跟中国金融机构有关的结算和服务。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特别强调,这次制裁会一直持续到俄乌冲突结束,没有任何退路。除了金融方面的措施,还涉及将俄罗斯石油价格设定在上限、限制北溪管道的运作,以及打击能源、军工和无人机技术领域。其实,欧盟这一系列动作,不光是为了针对俄国,顺带也想压制一些中资企业,意在重新调整欧洲在能源和金融方面对俄、中两大国的格局。
这29个国家怎么能在短短72小时内这么默契地行动,背后其实有三层道理。第一,是围绕俄乌冲突拼阵子。西方想通过制裁俄罗斯,堵住中国可能的支援路径,重点打击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联系,这不仅仅是针对俄国,也算是在借俄之手搞中。第二,是应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中国在新能源电池、钢铁和基础原材料上占比太大,他们试图通过提高成本、转变产能,来削弱中国在关键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
最后,政治上的互相制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欧洲和加拿大面对中美之间的站队压力,出这招就是靠制裁来换取美国在安全和经济方面的认可。欧盟和加拿大这些国家,平时就受到美国的影响较大,现在特朗普的政策更是硬朗,他们只能跟得上。
中国反应挺快的。针对加拿大,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直接说,加方的做法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没用,还扬言会用一切必要手段保护企业权益。而对于美国的石墨关税,中国表示很遗憾,不过会推动本土替代和供应链多元化。欧盟公布黑名单后,中国商务部也在7月21号发声,指出制裁严重损害中欧之间的经贸和金融联系,敦促欧盟马上改正,还强调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外交部也强调了,如果不撤回措施,中国会坚决反制。这不是空话,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很关键。比如,对美国对柬埔寨纺织品加征36%关税的事情,中国就和东盟签了个自贸区3.0版协议,把柬埔寨的服装纳入了零关税清单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私底下承认,咱们中国的半导体材料市场太大,想脱钩也挺难的。
这些制裁带来的影响挺深远,西方以为能逼中国让步,结果低估了咱们的反制能力。不像俄罗斯或伊朗那样单靠单一经济支撑,中国有着很强的韧性。短时期内,美国企业或许会受点苦,石墨成本飙升,电动车的产量可能要受点影响。欧盟和加拿大必须考虑供应链断裂的风险,长远来说反而会伤到自身产业链。中国已经行动起来,建起了反制的护城河,通过多边合作强化与南方国家的联系,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快国内产业替代的步伐。比如说,增强国内石墨的生产能力,把一些产能转移到东盟市场。这场你死我活的拉锯战还远没到头,咱们一出手,西方就得重新思量自己策略的得失。掌握关键资源的那方,往往占得先机,而中国正稳稳地在走这条路。
这些制裁和反制一看就知道,整个全球贸易的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中国继续稳扎稳打,争取掌握那些关键资源的主动权,而西方国家就得在经济安全和联盟关系之间小心翼翼地打平衡。谁能够调整得快、做得好,那就更有可能占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