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小学上课时间大调整!8 点到校成历史,有人开心有人愁
发布日期:2025-08-26 17:16:28 点击次数:130
以前早上 7 点,闹钟一响,家长就得催着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餐,赶在 7 点半前送进校园,自己再火急火燎去上班 —— 这场景,2025 年起要变了!
教育部出了新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始,小学上课时间不能早于 8 点 20 分,中学不能早于 8 点。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执行,比如上海、深圳的学校,孩子最晚 8 点半到校就行,连以前雷打不动的早读、早自习也取消了。这看似就推迟了 20 来分钟,却让千万家庭的作息彻底变了样,有人开心有人愁。
先说好消息:孩子终于能多睡会儿,上课也不打瞌睡了:
最受益的肯定是孩子。以前近六成学生都睡不够 —— 小学生要睡 10 小时、初中生 9 小时、高中生 8 小时,可实际呢?好多孩子晚上写作业、上补习到 11 点,早上 6 点多就得起,一天睡不到 7 小时,上课趴着打瞌睡是常事。
现在上课时间推迟,孩子能多睡半小时到一小时。深圳有个小学老师说,以前上午前两节课,总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眼神发愣,现在打瞌睡的少了一半,回答问题也积极了。而且这不是瞎调整,有科学依据的 —— 青春期孩子的褪黑素分泌会推迟,睡得晚自然起得晚,推迟上课更符合他们的生物钟。
除了多睡觉,有些地方还顺便优化了其他安排。比如云南迪庆州,把课间休息延长到 15 分钟,还保证孩子每天有 2 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以前课间只能在教室待着,现在能跑能跳,孩子也更精神了。
更暖的是,以前孩子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只能啃面包、喝牛奶,现在能慢慢吃顿热乎的。北京有个小男孩就说:“现在能吃上奶奶煮的热面条再上学,不用揣着包子在地铁里啃了。”
家长的难题:送孩子和上班 “撞车”,托管、堵车全来了
可政策一落地,双职工家长的麻烦就来了。江苏有个妈妈吐槽:“以前 7 点 40 送完孩子,正好赶 8 点半上班,现在 8 点 20 送完,我天天迟到,全勤奖都没了!”
让人愁的是,这推迟的 20 分钟,刚好和上班早高峰叠在一起,麻烦事一堆:
首先是堵车更严重了。以前送孩子的车流和上班车流错峰,现在全挤在一块,学校门口堵个半小时是常事,有时候孩子下车都得从车窗爬出去。
然后是托管需求暴涨。家里没老人帮忙的,只能给孩子报付费托管班。有些托管班 7 点半就开门,孩子得提前俩小时去,晚上放学还得托管到家长下班,算下来一天在校时间超过 10 小时,比以前还累。
还有安全问题。低年级孩子以前能早点独自上学,现在早高峰车多,家长不放心,只能请假接送,工作和孩子根本顾不过来。
好在有些地方开始想办法。比如深圳,把放学时间从 17 点 30 分提前到 17 点,错开晚高峰;还有学校开放早到校托管,老师轮值看着孩子,家长可以早点送过去,不用再担心迟到。
城乡、地区有差异:别搞 “一刀切”
当然,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城乡差异就很明显。
城市学校好协调,交通方便、家长资源多,政策好落地;可农村地区不一样,有些地方靠校车接送,推迟上课时间后,校车得重新调度,好多务工家长早上 6 点就得去工地,送完孩子根本赶不上工。
高考大省的家长也有顾虑:“上课时间推迟,课时会不会少?影响孩子升学咋办?” 其实上海有中学校长说得好:“用睡眠换分数是透支未来,孩子精神好了,上课效率高了,比硬挤时间补课管用。”
现在专家也呼吁,政策别搞 “一刀切”。比如农村学校可以错峰上下学,让校车多跑几趟;用数字化管理作业,避免孩子重复刷题。总之得在孩子健康和学习效率之间找平衡。
说到底,这次上课时间调整,不只是改个闹钟那么简单,而是在提醒大家:孩子的健康比啥都重要。以前总想着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却忘了孩子首先得有精力跑。现在能让孩子多睡会儿、吃顿热早饭,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温度。
你家孩子学校执行新作息了吗?接送难题解决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 上一篇:大快人心!周也《锦月如歌》大结局,是今年看过最圆满大结局
- 下一篇:怎样才能抓住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