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永久豁免被撤销了!三星、SK海力士在华晶圆厂面临变局,外媒:事情闹大了

发布日期:2025-09-10 22:07:23 点击次数:144

近日,一则消息在半导体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对《出口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将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从对华现有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名单中移除。

这意味着,三星、SK海力士这些外企在华建的晶圆厂,之前购买美系半导体设备享有的“永久豁免”被撤销,原豁免将在120天后到期,此后进口相关设备必须逐案申请许可。

回溯过往,美国在2022年出台了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限制中国大陆晶圆制造厂商获取先进芯片制造设备,而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厂也受到波及。

不过在韩企的积极游说下,美国给予了为期一年的出口管制豁免。到了2023年,韩企们又被授予“经验证最终用户”地位,从而无需许可就能获取一些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

这一“无限期豁免”曾被视为给在华的韩企晶圆厂吃下的“定心丸” ,让它们能够继续正常运营,甚至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

但如今美国突然改变规则,无疑让三星和SK海力士陷入被动局面。要知道三星和SK海力士在华的产能,占据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重要份额。

其中三星在西安工厂是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生产基地之一,月产能达26.5万张12英寸晶圆,占三星全球NAND闪存芯片总产量的42%。而SK海力士在无锡的工厂也承担着其DRAM芯片全球生产总量近一半的份额。

如今美国撤销豁免并改为逐案许可,还限制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这会直接冲击到这些晶圆厂的未来运营和投资计划。如果现有产能长期无法技术升级,将逐渐走向萎缩,进而影响全球存储芯片的供应格局。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是想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制造技术,试图阻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二是想维护美国本土半导体企业的利益,比如美光科技,一旦三星和SK海力士减少产能扩充,那么美光在存储芯片市场上就有很强的竞争力。

不过美国这样做也有问题,不仅破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同时也损害了美国自身设备制造商的利益。

比如科磊公司、泛林集团和应用材料公司等,这些美企长期以来与三星、SK海力士等在华晶圆厂合作紧密,订单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它们的营收和发展。

而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虽然短期内三星和SK海力士在华晶圆厂受限可能导致存储芯片供应波动。

但从长远看,这也为国产存储厂商带来了机遇,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有望获得更明确的市场空间,加速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国产替代进程。

此外,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等国产设备与材料企业的替代需求紧迫性也会上升,激励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

在这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不仅韩企要寻求改变,中国半导体产业也要做出选择,一定要坚定自主创新的道路,减少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2025洞察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