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中国十余年援助金额有多大?答案:足以应对苏联的居住难题
发布日期:2025-09-18 23:50:42 点击次数:77
实际上,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斯大林领导的那个阶段,另一个是赫鲁晓夫当政的时期。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情可以说挺复杂。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苏两国的关系正处于一段甜蜜期,简直像谈恋爱般亲密。
因为两国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也差不多,所以中国一成立,就宣布走一边倒的外交路线,主要是亲近社会主义阵营。作为老大哥的苏联,也乐意帮衬中国,促使它快速崛起发展。于是,成立以后,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等方面,苏联都给予了中国不少支持和援助。
多亏了苏联如此大力的帮助,中国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稳定国内局势,也阻止了那些心怀不轨的外国势力试图重新入侵中国的图谋。在斯大林掌权期间,中苏之间维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可一到赫鲁晓夫登场,那会儿他想着在中国建个军事基地,还想插手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发展,这事让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挺不高兴,矛盾也渐渐多了起来。情势这么一变,赫鲁晓夫干脆把之前给中国的所有援助资金收回来,还把那些在中国搞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叫走了。
中国对苏联这要求表示了赞同,拨出所有力量把之前拖欠苏联的几十亿外债全部还清。外债还清也意味着中苏关系彻底破裂,两国甚至在边境地区调集重兵,差点酿成大规模的冲突,但最后两边还是没有演变成全面的武装战争。
虽然赫鲁晓夫当政时苏中关系挺紧张,但不得不说,要不是苏联早期对新中国提供的帮助,新中国在那种不太友好的国际环境中要活下来、取得一些不错的发展成绩,挺难的。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力度还挺大的,有一份资料显示,在十多年里,苏联的援助金额足以解决当时苏联本国内的住房问题。这段时间里,苏联到底向中国提供了多少物资?得从抗美援朝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支援说起。
抗美援朝这场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舞台上打的第一仗,也是引起全球关注的一次局部冲突。当中国决定派出志愿军去朝鲜和美军拼一拼时,苏联得知后也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并答应会在武器和装备方面给予中国志愿军帮助。
要说当时的苏联,虽然说它和美国一样是世界超级大国,但经历了二战之后,也免不了受到不少伤害,看起来确实强大无比,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算得上数一数二,但社会问题和民生状况却让人头疼得很。许多老百姓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证,住房问题也成了个大难题。
虽然如此,苏联还是全力支持中国,把全国的兵工厂都纳入帮助中国志愿军制造武器装备的计划中,日夜不停地把物资送到中国。据一些资料显示,当时苏联仅武器装备一项,就为中国志愿军提供了大约60多个师,总价值达几十亿元。
苏联给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时苏联提供的装备里有喀秋莎火箭弹,而喀秋莎火箭也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唯一能和美国相抗衡的武器装备,凭借它们,志愿军多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
这也对美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反倒是苏联那边嘛,由于长时间不停地给中国提供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国内的经济压力变得相当大。如果当时苏联把这些用在援助中国装备的资金,都用在改善社会保障上,说不定也能解决国内的住房问题。
一个国家的住房问题算得上是头等大事,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能从人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状况中直观看出。就算如今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还是有不少贫困地区的人民,连个自己的房子都找不到。
当时的苏联遇到这样的困境,因为战争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不景气,老百姓的生活都过得挺惨。不过,即使这样,苏联还是垂头丧气地出力,全力以赴,用牺牲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代价,帮忙支援中国。不断地为志愿军提供各种有效的武器装备。正是靠着得到苏联的帮忙,中国才有机会和当时强大的美国军队一搏。所以,咱们得对苏联的援助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