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背刺中国代价惨重,美欧联手收割,国际社会集体沉默!
发布日期:2025-10-09 08:39:51 点击次数:147
河内最近这步棋,走得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本想着能搭上美国的顺风车,从此扶摇直上,哪知道车门焊死,司机一脚油门把自己甩下了悬崖,摔了个七荤八素。
故事的引子,是那份墨迹未干的贸易协议。越南和美国握手言欢,那纸上的条款,字里行间藏着的刀,明晃晃地对着隔壁的邻居。河内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可还没等听到响儿,就发现自己已经光溜溜地躺在了砧板上,旁边站着的,是磨刀霍霍的美国和欧洲。
本以为找了个新靠山,谁知道人家压根没把你当自己人。七月份还“亲爱的”、“兄弟”叫得火热,一转眼到了八月,华盛顿的脸说变就变。特朗普总统的政府,随便找了个由头,说越南有12家渔场“操作不规范”,大笔一挥,直接把越南海产品挡在了国门之外。
这一纸禁令,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一记千钧重锤,不偏不倚,正中越南渔业的命门。据估算,这一锤子下去,至少要砸出5亿美元的窟窿。
这投名状不好递
说到底,还是越南自己走得太急,急得有点慌不择路了。为了向华盛顿表忠心,河内几乎是押上了全部家当。不仅同意对那些想借道越南去美国的中国商品,课以高达40%的关税,还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要买一大堆波音飞机。
越南外长苏林的这番操作,意图再明显不过了:拿邻居的利益当投名状,去换取美国的市场准入和关税笑脸。他们可能觉得,只要把中国企业借道的门堵死,就能换来美国的绝对信任,从此平步青云。
可惜他们忘了,靠出卖朋友换来的酒肉交情,比沙子堆的城堡还不结实。一个浪头过来,就什么都没了。事实证明,这场从一开始就充满投机色彩的豪赌,注定要输个底掉。
蜜月?连试用期都没过
越南政府的这套小聪明,连一个月都没撑住就露了馅。前脚刚把邻居得罪干净,后脚就发现,那个口口声声的“盟友”美国,翻脸的速度比翻书快多了。华盛顿的环保禁令,谁看不出来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什么渔场违规,不过是想动手时,信手拈来的一个借口罢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初协议里画的大饼——调整钢铝关税,听着倒是挺香。可直到今天,越南的钢铁厂老板们还在为高昂的出口成本唉声叹气,那点所谓的“红利”压根就是海市蜃楼。河内本指望着这波操作能吸引外资涌入,结果呢?外资一看这风向不对,掉头就跑,生怕被卷进这趟浑水里。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华盛顿这边刚捅了一刀,大洋彼岸的欧洲就闻着味儿来了。欧盟仿佛嗅到了猎物受伤的血腥味,盘算着趁你病要你命,也上来捞一把,顺便还能补一补自己在跟美国关税战里吃的亏。
路透社的消息说,欧盟正准备对越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核心意思就是要越南为欧洲的商品敞开大门。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的东南亚之行,越南是重中之重。他此行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跟越南政府好好“聊聊”欧洲食品、汽车的出口问题。
欧盟给的理由也挺“充分”:去年我们跟你的贸易逆差有500亿美金,在总共790亿的贸易额里,你已经是我们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了。潜台词就是:你从我们这赚了这么多,现在是不是该吐点出来了?
棋子的悲哀
越南为何会把自己逼到这般田地?根子就在于犯了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把身边最重要的伙伴给得罪了。现在的越南,就像一块被扔在路边的破抹布,谁路过都想上来踩一脚。美国能随手掐断你的渔业命脉,欧盟就能逼你开放汽车市场。
美欧之所以敢如此有恃无恐,就是看准了越南当下的孤立无援。得罪了中国,就等于自断臂膀,环顾四周再也找不到一个有分量、靠得住的朋友能替自己说句话。西方国家向来是欺软怕硬,当它们发现你背后没人,自己又身子骨虚弱时,那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扑上来,把你身上最后一点油水都榨干净。
结语
从7月踌躇满志地背后捅刀,到9月被美欧轮番放血,短短不到三个月,河内亲身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这段经历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复杂的国际牌桌上,小国如果总想着依附强权、出卖伙伴来换取筹码,最终的结局只会是引火烧身。棋子终究是棋子,妄想着跳出棋盘成为棋手,那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