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抚顺住一月,我才明白:这老工业基地,真香!

发布日期:2025-11-24 00:38:56 点击次数:94

“抚顺?那不就是个煤都吗?老工业基地,能有啥好玩的?”

这话,我从苏州出发前,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结果呢?

我和老伴儿在浑河边儿上扎了一个月,那感觉,简直是把我们这对江南小资夫妻的“刻板印象”按在地上摩擦,摩擦,摩擦!

网上那些说辞,真的,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谁能想到,这地方的山水,清新得跟洗过一样?

清晨的劳动公园,那遛画眉的张大爷,揭开笼布的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鸟儿啊,得听大伙儿唱京剧才开嗓,比听录音机灵光!”

这话一出,我当时就乐了,这老哥们儿,懂鸟啊!

再看看西露天矿观景台,退休矿工指着那大坑,眼神里全是故事:“这大坑,见证过共和国的辉煌,现在成了地质奇观,你说牛不牛?”

我心想,这哪是矿坑,分明是一本活历史书。

最让我俩流连忘返的,还得是萨尔浒风景区,守湖三十年的老船工,舀起湖水就往嘴里送:“这大伙房水库的水,直接能舀起来喝,纯天然无污染!”

这豪迈劲儿,直接把我们俩南方人给震住了。

说到物价,那真是实在得跟煤块儿一样,硬核!

新抚区的麻辣拌,八块钱一份,老板娘一边调酱一边跟我说:“要放花生碎和白糖,酸甜麻辣才够味儿!”

我寻思着,这不就是麻辣拌界的“灵魂伴侣”吗?

东七路的煤精雕刻店,三代人守着刻刀,那股子匠人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他们说:“我们抚顺的煤精,得选西露天矿的,刻出来的摆件能传家!”

我当时就想,这哪里是雕刻,分明是把历史和传承刻进了骨子里。

还有解放路那家手工豆皮店,老师傅凌晨三点就开工,豆皮薄如宣纸,卷上大葱一吃,那叫一个地道!

我跟老伴儿说,这豆皮,简直是抚顺的“舌尖奇迹”。

别以为工业城市就没温情,抚顺的医养,那叫一个温暖实惠。

矿务局医院挂号费才七块钱,老中医把脉之后,笑呵呵地说:“南方人湿气重,该喝我们三块石的山野菜汤,保你神清气爽!”

社区卫生所拔罐十五块,医师指着药柜,自信满满:“这都是本地药材,林下参要选五年生的,效果才好!”

就连药店抓药,都送山楂糕,包装上印着“抚顺记忆”,这小细节,直接把我的心都给暖化了。

这哪是看病,简直是享受“老字号”的待遇。

你知道我们俩口子,在抚顺这一个月花了多少钱吗?

房租,浑河北岸小区,推窗见水,才九百块!

伙食费,一千一,实现了“烧烤自由”,肉串一块五一串,吃得我们俩肚儿圆。

交通费,二百四,公交一块钱,去趟沈阳才一个小时。

文化体验,三百二,还学了满族剪纸,这小日子,简直不要太滋润。

总共才两千五百六,比在苏州节省了一大半!

这物价,简直是“工薪阶层”的福音,退休生活的天堂啊。

抚顺人那股子热忱劲儿,真跟炉火一样,熊熊燃烧,暖到心窝子里。

我去买豆腐,老板娘多切一块:“这是南杂木的卤水豆腐,炖鱼最香!”

在高尔山迷路,挖野菜的大姐放下小锄,二话不说:“跟我走,这山路我采山货走了四十年!”

那股子淳朴劲儿,直接把我的“防备心”给融化了。

最暖心的,还得是寒潮来袭,邻居大姐端着酸菜上门:“我们抚顺人过冬,就爱这口酸菜锅,暖和!”

那一刻,我真觉得,这哪是邻居,分明是亲人。

所以啊,这抚顺,特适合那些喜欢工业文明、爱好山水自然、想体验关东民俗的老伙伴们。

当然了,你得接受东北方言的直爽豪迈,老矿区道路的起伏,还有冬季可能有点儿重的雾霾。

但这些小瑕疵,跟抚顺的魅力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要我说,来抚顺,住顺城区最方便,生活便利还能沿河散步。

买山货,清原市场是首选,那里的野生蘑菇,鲜美得能把你的舌头都给“勾”下来。

还有啊,学会说“嗯呐”、“逮饭”,早市买菜,那叫一个自在,感觉自己瞬间融入了当地生活。

现在回了苏州,我俩最想念的,就是每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和老伴儿坐在月牙岛生态公园的长椅上,看浑河水把晚霞揉成锦缎,远处矿山机械的剪影渐渐模糊,空气里飘着烧烤摊的烟火气。

这种被工业文明浸润、被山水温情包裹的日子,才是抚顺最真实的模样。

哎,抚顺的乡亲们,除了雷锋纪念馆,还有哪些值得探访的工业遗址?

我们等山葡萄熟了,一定再来采摘,到时候,咱们再好好唠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