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俄再发最后通牒:限12天达成和平协议!
发布日期:2025-08-01 20:18:19 点击次数:86
7月29日,据@上游新闻报道:《特朗普再发最后通牒:限俄12天达成和平协议!》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普京提出批评:“嘴上说得好听,到了晚上却轰炸所有人”——这场横跨欧美政坛的隔空交锋,正在把俄乌冲突推向更危险的临界点。
“最后通牒”升级:50天变12天的背后
7月29日,特朗普在苏格兰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时突然宣布,将原本给俄罗斯的50天和平协议谈判期限大幅压缩至10-12天。
特朗普甚至直言,对普京“非常失望”:“我曾五次以为我们达成了协议,但第二天晚上轰炸又开始了。没有理由再等下去了!”
此前在7月14日,特朗普设定9月初到期的50天期限时,还以“100%对俄关税+次级制裁”(即制裁购买俄石油的国家)为威胁。如今期限缩短八成,美方称因俄方“零进展”,但俄媒反击这是“受欧洲盟友施压后的冲动决策”。
俄方强硬回击:从“三战警告”到关闭边境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媒体反击:“特朗普在对俄罗斯玩火!每一次最后通牒都是迈向战争的一步——这里说的不是乌克兰,而是与美国之间的战争…”。这与他7月27日暗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论调一脉相承,当时特朗普批评普京“玩火”,梅德韦杰夫立即呛声“我只知道三战这件糟糕事。”
同步配合的还有实质性动作:俄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自8月1日起关闭俄乌间20个陆路口岸(13个公路+7个铁路),这些口岸多数位于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争议地区。俄方称此举是“反制乌克兰敌对行动”,但实则切断残余民间往来。
战场与谈判桌的双重僵局
战场白热化:过去24小时内,俄方称乌军95架无人机袭击别尔哥罗德州致1死2伤,乌首都基辅等多地则拉响防空警报。俄国防部更披露,7月27日一夜击落乌方296架无人机,包括40架袭向莫斯科的无人机,导致三座国际机场停摆。谈判陷入死循环:尽管7月23日俄乌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三轮谈判,但仅谈1小时就草草收场。双方同意交换1200名战俘(俄方已移交7000具乌军遗体),但在核心停火条件上立场“截然相反”。俄方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及顿巴斯独立地位,乌方则要求俄军退回冲突前边界。俄外长拉夫罗夫坦言,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单独对抗整个西方”,并将此比作“晚清中国对抗列强的孤立处境”——不过他强调俄罗斯是主动方而非被侵略者。
美俄关系“蜜月期”破裂的深层信号
特朗普近期对普京的措辞急剧转变:从长期避免批评,到7月25日直斥其“疯狂”,再到如今公开表达“失望”。这种转向背后有三重推力:
国内压力:共和党内部要求对俄强硬的声浪高涨,尤其国会已通过400亿美元援乌法案;盟友博弈:德国宣布助乌开发远程武器,土耳其推动俄乌领导人峰会,欧洲多国施压美国展现领导力;战略试探:特朗普借“爱国者”导弹军援(费用转嫁欧洲盟国)和制裁威胁,逼迫俄回到谈判桌,但普京坚持“北约停止东扩书面保证”的先决条件。
乌克兰的双刃剑:扩军备战与外交豪赌
泽连斯基一面签署法律将安全局编制扩编1万人并授权使用重武器,一面积极呼应特朗普的强硬立场,甚至提议8月底举行俄、乌、美、土四国领导人峰会。但分析人士指出,乌方“以战促谈”策略风险极高:俄军仍在苏梅地区集结5万精锐,试图建立10公里缓冲区,夏季攻势可能随时爆发。
12天倒计时:世界屏息的未知数
特朗普声称将在“今晚或明天”正式发布书面通牒,而俄方已明言“最后期限游戏不会得逞”。若8月10日前无突破,美国对俄能源的“核弹级制裁”可能落地,届时全球油价、欧洲天然气供应及新兴市场粮食安全将遭连锁冲击。
在这场豪赌中,唯一确定的是:俄乌战场上的士兵和平民,正用生命为外交官的博弈买单。“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泽连斯基还一心想要带领乌克兰加入北约吗?他此时还没意识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吗?而现在,他会真正在乎乌克兰以及乌克兰人民的未来吗?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上游新闻、环球时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