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博越L销量暴涨,哈弗H6跌至21,大众丰田表现平稳
发布日期:2025-09-02 00:34:48 点击次数:152
说起汽车圈最近风头正劲的事儿,你要是不刷刷热榜,估计还真跟不上节奏。
这阵子在车市里的风,吹得相当邪门。
以往提到SUV,脑子里是不是马上想到哈弗H6?那种“街头随处见”的感觉,跟小区楼下广场舞大妈差不多,遍地都是。
可是这一两个月,似乎风向突然转了,吉利博越L一下子窜到榜首,一周就能甩出去5800多台!旁边站着的星越L也玩起了“兄弟连”,销量直接冲进第二,动作又快又猛,俨然有种“哥俩好,打天下”的势头。
讲道理,这波操作,把大众途观L、丰田RAV4这些曾经的“老领头羊”都踩在脚下,老实说,确实挺让人意外。
但你更意外的还在后面——哈弗H6居然只卖1700台,排到第21!
一年前大家还在讨论谁能挤掉哈弗前十的位置,现在这原本的“销冠”如今变身“小透明”,好家伙,这“排名跳水”堪比股市暴跌啊。
其实合资品牌并不是真的“佛系”。
大众探岳、本田CR-V这些都还是挺能打的,销量都在三千多,丰田锋兰达更是靠着“省油”标签抢了不少入场券。
看样子,日系车自带的“铁省油”的Buff确实还挺管用的。
不过最让人有点心疼的,可能是豪华品牌那一茬了。
奔驰GLC一个月只卖出2600辆,宝马X3更是差点,甚至连奥迪Q5L都压了他们一头。
怎么看,都像是高端玩家在车市里有点力不从心的意思。
买豪华车的群体,是真的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大家都在理财养娃,要不就是在等新能源出个更酷的。
这波心跳加速的返场,还得说国产车靠的是“配置堆到天花板”。
你逛逛那些吉利的展厅,屏幕一个比一个大,自动驾驶按键都快塞满中控了,价格却比合资便宜两三万。
年轻车主满脸写着:能花10万买个“能跟手机互聊”的智能车,干嘛还要纠结“大众丰田那些老掉牙的样子”?
讲真,现在是“手机控”主导消费的时代,谁把车机系统做到跟手机一样溜,用户立马买单。
不过,老司机们就不理你那些花里胡哨,认准大众、丰田,觉得这俩保值率高,转手不赔钱。
有熟人刚卖了自家的途观L,三年才贬两万块,还是稳如老狗。
而你要是指望国产车能撑住保值,大多数人还是会皱皱眉头,说一嘴:再等等,看吧。
哈弗H6这几年其实也不是没挣扎。
销量偶尔涨一涨,搞一些小升级,奈何用户老吐槽它的车机系统慢得都能卡出年轮,语音助手堪比老人机,一口气说俩命令能等半天。
用户都喊话长城:醒醒吧,别光琢磨硬件,软件你也得跟上啊。
隔壁的长安CS75PLUS已经丢出“终身免费保养”这种大杀器,靠服务、靠口碑抢市场,简直像是薅羊毛现场。
说起来,现在谁不看“服务”?哪怕车差不多,你能让用户觉得养车更省心,性价比更高,大家自然往你队里跑。
消息传得飞快:有点风雨欲来那个味。
传说北京上海要燃油车禁售,车企一下子都紧张起来。
吉利反应极快,星越L插混版本直接成为亮点,卖得比同款燃油版还积极,堪比“押宝混动届”。
大众的老爷牌有点“倔强”,燃油车配置越做越抠,电动车ID系列倒是有些希望,就是名字太“洋气”,家里大爷们一问型号,都一脸懵。
市场里,“改款”动作频频,带点升级就能被用户“重新宠幸”。
日产奇骏就是个例子。
去年还因为三缸机被吐槽得体无完肤,如今搞了混动,价格立马下来了,销量也跟着飘红。
明眼人都看懂了,技术升级慢一步,用户直接用脚投票,谁都不惯着你。
宝马X5国产化一降价,依旧能甩出1100辆,说明豪车只要价格合适,还是有人肯接盘。
话说回来,比亚迪最近又放大招,要出个7万块的燃油版海鸥,直接把入门门槛拉得更低。
吉利那些低端车型估计要开始琢磨怎么防守了,不然市场份额就又要被蚕食一波。
不过,那些讲究“油车至上”的讲究人现在也看得明明白白。
整个燃油车市场其实正在“萎缩模式”,就算比两年前,不过瘾了。
上了年纪的还在油车阵营兜兜转转,但年轻人更愿意卡着钱包,等混动或纯电。
毕竟现在谁都能算明白这笔账,油价再怎么降,跑个几年,养车花的钱不会少,新能源的长期成本还是有优势。
从4S店的冷暖,到新车型的跌宕起伏,市场变化其实比你想象的还快。
上个月国货风头正劲,这个月可能日系逆袭,谁家只盯着老套路,用户立马说不爱了。
说一嘴,为什么吉利和星越这次能突围?
屏幕大、交互强、功能一步到位,这种“互联网黑科技”让年轻人买车像买手机一样爽快。
大件配置一摆开,价格还实惠,不少人评价“一辆不到15万的国产SUV,能把智能化做到这个程度,真就赶超了很多合资牌子”。
而豪华品牌——那些国语不咋地的英文型号,其实也在命门上暴露了:高价撑不住,功能同质化,用户选择更实际的了。
奔驰、宝马、奥迪这些曾经的“土豪标配”,在新一代的消费观念里,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象征。
大家看的不是车标了,而是这玩意到底好不好用,划不划算。
说白了,现在买车的逻辑,都变成“有没有智能化?服务好不好?养车有没有坑?”
油耗低不低,二手值钱不值钱,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指标。
老牌车企摸不清方向,慢半拍都可能满盘皆输。
那个哈弗H6,曾经的“金牌销冠”,要不是输在体验和服务上,谁说它不能继续领风骚?
可现在光升级外观和马力已经不够看了。
用户追的新奇玩意太多了,车机要流畅,语音助手得能懂人话,服务得有温度,买车变成像选APP一样。
国产品牌都在拼软件和售后,合资品牌还在吹质量和保值,市场的天平在微妙偏移。
你要是还觉得中国车只能低价抢市场,那还真的跟不上节奏了。
现如今,技术创新和整体提升,已经成为国产品牌逆袭的“核武器”。
不得不说,燃油车市场的这场换血,看的就是谁跑得快,谁能察觉细分变化,再能勇敢转身。
不跟时代走,就得在榜单上掉队。
哪怕是豪华牌子,要不就是降价自救,要不就是加速智能化,不然用户真舍得说再见。
而那些还固守老路的品牌,最后恐怕只剩下一地鸡毛,和无尽的感慨。
看全局,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越来越是绕不开的趋势。
谁都明白,现在不是谁技术“最贵”、配置“最多”能赢,而是,你懂不懂用户的新癖好?能不能以更实惠、更智能、更贴心的方式抓住这一批年轻人。
再高大上的车标,终究要面对生活的琐碎,谁能为买车和用车提供“全流程的爽”,谁就能留住大多数人。
下一个天花板,还真说不好会是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时代给汽车圈上了加速键,谁都不能慢一步。
说到这里,咱也跟着思考:下一步会轮到哪波逆袭?
国产品牌会持续暴打合资吗?还是豪车要有新的搞头?
车市到底是技术为王,还是服务先行?
留言说说,你觉得未来销量榜会不会又来个大洗牌?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