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影响华夏历史的九个女人,别只知武则天!你知道还有谁吗?

发布日期:2025-11-21 03:29:25 点击次数:155

1.芈八子

芈八子原籍楚国,后来进入秦国宫廷,成为秦惠文王的妾室。秦惠文王驾崩后,其子秦武王继承王位。秦武王生性勇猛,喜好征战,在一次与他人比试举鼎的过程中,因发力过猛造成重伤,最终失血过多而亡。由于秦武王没有子嗣,他突然离世后,其兄弟纷纷展开对王位的争夺。最终,芈八子的儿子公子稷在舅舅魏冉的支持与协助下,成功登上秦国君主之位,他便是后世闻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即位后,芈八子被尊为皇太后,她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太后,史称宣太后。当时秦昭襄王年纪尚幼,无法独立处理朝政,因此宣太后开始执掌国家大权,其弟魏冉则辅佐朝政。宣太后在主持朝政期间,设计诱灭了义渠国,为秦国日后的强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芈八子最终失去了权力,但她与弟弟魏冉共同拥立秦昭襄王继位这一行为意义重大。正是有了秦昭襄王的统治,秦国才逐步走向强大,仅凭这一点,芈八子就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吕雉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正妻,由于秦始皇在位时并未设立皇后之位,因此吕雉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后。吕雉虽为女性,却具备出色的政治才能。刘邦登基称帝后,吕雉与他共同治理天下,协助刘邦清除了韩信、彭越等手握重权、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功臣,从而稳固了汉朝的统治根基。

刘邦去世后,吕雉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她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临朝听政、代行皇帝职权的女性。吕雉掌权期间,除了行事手段较为严厉外,在政治治理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她推行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民众的赋税和徭役负担,同时采用黄老学说作为治国理念,为西汉王朝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来“文景之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不过,吕雉掌权后大量分封吕氏家族成员为王侯,再加上她对刘邦宠妃戚夫人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报复手段,因此被后世称为“毒后”。尽管如此,她对西汉王朝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始终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3.卫子夫

卫子夫出身于贫困家庭,最初只是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歌女,后来凭借自身的品德与机缘,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性格温和柔顺,面对荣宠与挫折都能保持平和心态,从不参与朝堂政治斗争,因此被后人誉为一代贤后。

卫子夫自身的才华并非她最大的贡献,她对汉朝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她的“娘家人”——弟弟卫青、侄子霍去病与霍光,这份“助力”的价值无可估量。正是因为卫子夫成为皇后,卫青和霍去病才得以进入仕途,获得汉武帝的赏识与重用。此后,才有了卫青七次率军征讨匈奴、每战必胜的“龙城飞将”传奇,才有了霍去病22岁便率军大败匈奴、封狼居胥的辉煌战绩,这两人也被后世称为西汉的“帝国双璧”。

由此可见,卫子夫带来的这份“家族助力”,为西汉王朝的强盛做出了卓越贡献。

4.王政君

王政君是西汉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实际上她在汉元帝在位期间并未得到过多宠爱。王氏家族后来能够掌控朝廷大权,主要是因为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在汉元帝去世后继承皇位,即汉成帝。汉成帝登基后,尊奉生母王政君为皇太后,从此王氏家族开始在西汉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王政君的兄弟中有7人被封为侯爵,其中她的侄子王莽也逐渐开始显现才能,深受王政君的信任与器重,职位不断晋升,最终成为朝中权势极高的大臣。

汉平帝继位时,王莽已经担任大司马一职。此时王政君虽名义上临朝听政,但朝廷的实际权力已经落入王莽手中。汉平帝去世后,王莽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愈发明显,王政君虽然对此感到愤怒,却已没有能力阻止。最终,王莽废除汉朝国号,自立为帝,建立了新朝。

王政君本身并无篡夺汉室江山的意图,但她一手提拔并扶持王莽,使王莽逐渐积累了篡权的实力。尽管改变历史并非她的本意,但这一事实始终无法改变。

5.贾南风

贾南风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皇后,她出身于豪门世家,父亲是西晋的开国功臣。凭借家族的势力,即便贾南风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依然得以嫁给司马衷,成为太子妃,后来又成为皇后。贾南风不仅外貌不佳,性格也十分暴躁,行事手段狠毒,且嫉妒心极强,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承皇位,贾南风也从太子妃晋升为皇后。司马衷性格懦弱,且智力存在缺陷,这使得对权力极度渴望的贾南风得以逐步掌控朝政。贾南风掌权后,拉帮结派、培植亲信,大力排挤和清除朝中异己,甚至除掉了外戚杨骏及其家族势力,以此巩固自己的权力。

最终,贾南风将目标对准了太子司马遹。司马遹才华出众,在朝中拥有较高的威望,贾南风担心其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设计将司马遹毒害。赵王司马伦以贾南风毒杀太子为借口,发动宫廷政变,最终将贾南风处死。贾南风的死是罪有应得,但她的专权统治引发了“八王之乱”,这场内乱也成为西晋王朝迅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6.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她最初进入唐朝宫廷,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妃嫔,但在李世民在位期间始终默默无闻。直到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武则天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李治对武则天极为宠爱,允许她参与朝政,到后来甚至让她独自掌控国家大权,最终武则天废除唐朝国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李治去世后,李显继承皇位,即唐中宗。此时武则天已经掌握了朝廷的核心权力,李显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之后,武则天废掉李显,改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不久后又将李旦囚禁,自己继续临朝听政。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建立武周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

武则天称帝共15年,实际执掌朝政的时间长达40年。尽管她的诸多举措在历史上存在争议,但总体而言,她执政期间的功绩大于过错,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她的统治也是唐朝走向鼎盛的重要阶段。公元705年,朝中大臣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将政权归还李氏家族,同年,80岁的武则天病逝。

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位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与重要意义,无需过多赘述。

7.马秀英

马秀英即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参加反元起义军时,在郭子兴的做主下,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此后,马秀英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下朱元璋的性命。每当朱元璋在前线领兵作战时,马秀英便留在后方安抚军士家属,让朱元璋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专注于战事。马秀英不仅是朱元璋生活上的贤内助,更是他政治上的重要合作伙伴。

马皇后为人谦逊低调,性格宽厚仁慈,她多次劝说朱元璋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减轻百姓的负担。她拥有出色的政治智慧,经常协助朱元璋处理国家事务。在教育子女、管理后宫等方面,马皇后都亲力亲为,她倡导节俭之风,即便身为皇后,也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无论是家庭事务,还是后宫管理,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成为历史上贤后中的典范。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

8.孝庄

孝庄原名布木布泰,出身于科尔沁部落,13岁时便嫁给了皇太极,并为皇太极生下儿子福林,她是清朝初期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皇太极去世后,布木布泰联合多尔衮,共同拥立自己6岁的儿子福林登基,即顺治帝。顺治帝即位后,布木布泰悉心辅佐,为巩固清朝初期的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顺治帝去世后,孝庄太后(此时布木布泰已被尊为太后)不顾朝臣的反对,坚持拥立8岁的玄烨继承皇位,即康熙帝。康熙8岁时父亲顺治帝去世,11岁时母亲也离世,他是在孝庄太后的抚养下长大的。孝庄太后对这个孙子极为重视,不仅在生活上照料他,还通过言传身教,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治理国家的方法。

康熙继位后,孝庄太后虽然没有垂帘听政,却始终在幕后默默辅佐,为康熙能够顺利亲政扫清了诸多障碍。孝庄太后一生拥立并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年幼的君主,在改变清朝历史走向的同时,也对清朝前期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9.慈禧

慈禧是清朝咸丰帝的嫔妃。咸丰帝去世后,同治帝继承皇位,慈禧被尊为皇太后,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慈禧也由此开启了她的掌权生涯。她首先联合恭亲王奕訢,除掉了咸丰帝临终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之后慈安太后突然去世(有说法称是慈禧所害),最后她又铲除了曾经的合作伙伴奕訢,最终实现了独掌大权的目的。

慈禧掌控晚清政权长达数十年,是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女性人物。她执政期间,也曾做出过一些努力,试图改变清朝衰败的局面,但最终效果甚微。慈禧思想保守顽固,曾镇压过试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家富强的维新人士。当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时,她带着皇帝逃离京城,将国家安危置之不顾,并且对列强的侵略一味妥协退让,导致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晚清最终走向灭亡,作为当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