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山东市值争霸战:民营企业挑战上市公司头名!

发布日期:2025-08-18 06:37:17 点击次数:73

很多人一开始根本没把中际旭创当回事,毕竟这家公司2023年底还只是山东市值前八的角色,到了2025年上半年,市值飙到1621亿元,同比上涨48.73%,而且直接冲到第三位,只用了不到两年,简直像开挂一样。

细细一看,背后的动力其实很直接,中际旭创靠光模块业务吃到了AI和数据中心的大风口,行业从业者都知道,光模块是AI集群通信的核心技术,谁能吃下这个市场,谁就能快速做大,赚得盆满钵满。

就2025年上半年来说,三家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被戏称“易中天”,市场份额加起来都过半,这一波AI和数据中心的热潮,让它们的业绩水涨船高,股价也跟着一路飞奔,市值涨幅动辄50%、100%,甚至更高。

2025年6月30日,山东唯一一家市值破2000亿的依然是海尔智家,紧随其后就是万华化学和中际旭创,这时中际旭创已经爬升到第三,距离“王座”只差临门一脚,行业圈子里都在讨论,这家公司是不是要终结青岛和烟台之间的老故事。

到了7月23日,中际旭创终于超过万华化学,市值冲到2039亿元,距离海尔智家的2571亿元依然有差距,但已经把山东市值榜的格局彻底搅乱,过去一直霸榜的万华化学只能屈居第三,这种新老交替的感觉,让人有点恍惚。

8月1日,南方财富网的数据直接爆了个冷门,中际旭创以2340.35亿元的市值短暂登顶山东第一,海尔智家几乎同时以2336.35亿元紧咬不放,这种一线之差的博弈,少见,够刺激,双方你追我赶,谁也不肯认输。

不过市场总是变化无常,8月4日,海尔智家又把第一抢了回来,市值达到2341.04亿元,中际旭创则回落到2287.46亿元,万华化学则稳居第三,市值进一步下降,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还在持续上演。

这场“头名”之争背后,是青岛和烟台两地的多年暗战,资本市场的拉力赛,早在2020年之前,烟台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市值,都是全省第一,青岛则一直追赶,彼此都不服气,谁都想做“山东第一城”。

2020年成了分水岭,那一年青岛的上市公司数量终于反超烟台,成了全省最多的城市,市值这块,烟台还是压着青岛一头,尤其是万华化学这类头部企业,给烟台带来了巨大的市值优势。

2022年这局又变了,青岛通过新增上市公司和引入迁注册地的企业,终于在当年11月29日把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反超烟台,成为全省第一,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青岛靠着数量优势,市值上的差距被一点点抹平。

可惜好景不长,2023年烟台的中际旭创突然冒尖,市值一年飙涨260%,帮烟台把青岛再度压了下去,万华化学依然稳坐山东市值榜首,青岛的市值“第一城”位置只保住了短短几个月。

时间来到2025年,青岛的海尔智家突然发力,市值半年暴涨35.14%, 6月底直接反超万华化学,重新跻身龙头,助力青岛区域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7958亿元,略高于烟台的7919亿元,青烟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开。

但青岛的优势并不稳固,这两年没有新公司上市,甚至还有退市的,整体市值增长显得有些吃力,反观烟台这边,中际旭创的市值井喷,直接弥补了万华化学下滑带来的缺口,双方的悬念又回来了。

从这些变化里不难看出,山东上市公司的市值格局,已经越来越依赖头部企业的表现,谁能抓住行业风口,谁就能带领城市市值冲上新高,青岛靠数量,烟台靠“牛股”,两种路径,谁胜谁负,难说。

有意思的是,资本市场的这种你争我抢,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碰撞,青岛的家电、消费电子、制造业底子厚,但缺少超级成长股,烟台原本靠化工、制造,现在被中际旭创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带着飞。

中际旭创的逆袭说明了什么,说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才是决定城市资本市场格局的关键,老牌企业固然重要,但新兴行业的爆发力,往往更容易带来结构性变化,这一点,山东这几年的市值大战已经验证得很清楚。

再说回行业本身,光模块业务之所以能成为资本市场宠儿,核心原因还是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建的爆发式需求,这类企业一旦站上风口,成长速度远超传统行业,资本就会一窝蜂,市值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市值不是一成不变的,看看万华化学这两年因为行业周期下行,市值持续萎靡,反观中际旭创的高歌猛进,背后其实是整个行业的周期性轮动和市场偏好的变化,谁能持续创新,谁才能笑到最后。

虽然数据很直观,但资本市场的情绪有时比业绩还重要,像8月初海尔智家和中际旭创的那波争夺,几乎就是在拼市场预期,企业基本面、行业风口、投资人情绪,多重因素叠加,造就了这场“头名”大戏。

其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青岛和烟台的市值之争未必真的那么重要,关键还是看企业的长期成长潜力,毕竟市值只是阶段性体现,长期来看,企业竞争力和行业格局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

但对地方政府来说,这些数字却是实打实的政绩和荣誉,每一次市值榜首的更迭,背后都有各地推动产业升级、引进项目、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谁都想当“山东第一”。

现在来看,青岛靠着海尔智家勉强守住了头名,但中际旭创的追赶步伐一点没慢双方的市值差距,随时会被新一轮行业风口拉近或者拉开,这场没有终点的拉锯战,注定还会继续下去。

未来还会不会有新的“黑马”出现,会不会有哪家企业突然崛起,打破青烟两地的僵局,资本市场永远充满变数,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不断的猜测和期待。

山东上市公司市值之争,还远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下一轮高潮,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