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林徽因情感经历是否复杂?钱钟书曾以一句点评道尽本质

发布日期:2025-10-11 04:27:50 点击次数:170

林徽因的感情经历究竟有多复杂?钱钟书的一句话,将她“情感丰富”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很久以前,有句话特别火,一直流传到现在,很多人在找对象时都把它当成经典,那就是“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这句话简单直白,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纯粹追求和对真爱的渴望。

民国时期的才女林徽因,她的感情经历与常人不同。她曾受到多位男士的热烈追求,甚至在婚后还向丈夫坦白自己爱上了别人。哲学家金岳霖为了她终身未娶,而诗人徐志摩为了见她一面不惜冒险,最终不幸因飞机失事去世。

林徽因的风姿魅力和复杂感情让人难以置信。现代作家钱钟书是个传统的人,他看不惯林徽因总是跟多个男人交往,于是专门写了一本书《猫》,书中的一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她的“花心”。

陷入和三个男人的复杂关系。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林长民曾是秀才,但放弃了清朝的官职,转而学习西方的知识。林长民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在父亲的影响下,林徽因也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前往欧洲游历。1921年11月底,林徽因和父亲从伦敦回到了上海。由于父亲需要在上海处理一些事务,他请求梁启超将女儿带回北京继续学习。

林徽因回到北京不久,梁思成就去拜访她了。你知道吗,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戊戌变法时期的知名人物。在两家长辈的牵线搭桥下,林徽因和梁思成开始了交往。之后,他们一起赴美留学,主修建筑学,并获得了美术学士学位。林徽因的感情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徐志摩的诗充满了浪漫色彩,就像他笔下的湖水一样,清澈而美丽。

1920年的秋天,徐志摩在英国通过陈西滢结识了林长民和他的十六岁女儿林徽因,从此对林徽因念念不忘。到了1922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便给林徽因写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给梁启超写了一封信。他知道林徽因并非普通人家的女儿,梁林两家早已有了婚约,而且梁启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常大,想要追求林徽因,就必须先给梁启超打个招呼,毕竟追求的是人家的准儿媳。

林徽因对这位才子的追求一直保持着冷静和清醒。他之前已经有妻子了,现在也不是她理想中的男人。况且,她自己已经有未婚夫了。梁思成的稳重和深情比徐志摩的浪漫和冲动更实际。面对徐志摩的热烈追求,林徽因没有说话。对于林徽因来说,她要的是对方全部的爱,而徐志摩做不到。

徐志摩虽然对她有深厚的感情,但他的爱是宽广的。当他向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时,林徽因始终保持冷静,没有回应。同时,客观因素也导致了徐志摩追求爱情的失败。梁启超是个重要人物,他怎么会允许徐志摩这样直接挑战自己的儿子梁思成呢?为了儿子的幸福,梁启超多次找徐志摩谈话。这些内外因素的阻碍,使得徐志摩的爱恋最终只能成为一场独角戏。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一直没放下。1931年,为了赶上林徽因的演讲,徐志摩坐飞机去了北平。梁思成亲自开车去接机,但原定下午三点到达的航班,他等到了四点半,却始终没有看到徐志摩的身影。于是,梁思成开车回去了。不久,梁思成听说了徐志摩坠机的消息。

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林徽因痛不欲生。她的丈夫梁思成从事故现场带回了一小块飞机残片,林徽因把它挂在房间里作为纪念。可以说,徐志摩是为了她而牺牲的,一个人的心灵需要多么坚强才能承受另一个人的深情。然而,还有一位男士同样对她充满深情,他用一生的陪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长久爱情。

金岳霖的真性情

金岳霖早年到欧洲留学,英语说得特别好,身材高大挺拔,长得也很帅气。回国后,他在西南联大教书。因为和徐志摩是好朋友,他就这样认识了林徽因。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金岳霖就被她超凡的才气和优雅的气质深深吸引。后来,两人接触多了,金岳霖渐渐对林徽因产生了深深的爱意。于是,梁家每周六下午的文化沙龙里,多了一个忠实的常客。每次去之前,他都会精心打扮一番,而且总是第一个到梁家。在沙龙的讨论会上,他很少谈论自己擅长的哲学,而是跟着林徽因聊建筑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的学者们纷纷逃离,金岳霖在逃难过程中与梁思成夫妇失散。后来,他在给费慰梅的信中写道:“与梁家人走散后,我感到非常迷茫和痛苦,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这充分展示了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深情,他为了林徽因一生未娶。这样深情的丈夫对梁思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梁思成的胸怀

梁思成对待金岳霖这个强劲的对手,展现出了一般人难以匹敌的胸怀和宽容。1933年4月,梁思成出差时,金岳霖有了更多时间与林徽因相处。随着深入了解和交往,两人对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让已为人妻的林徽因内心十分煎熬。经过几番挣扎,林徽因痛苦地对梁思成说:“我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梁思成听到后心瞬间凉了半截,他害怕失去最爱的人,更害怕她内心的痛苦。那一夜,他看着天花板直到天亮。经过深思熟虑,他郑重地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她的任何选择他都无条件支持。

男人的几句话,让林徽因对金岳霖的热情冷却下来;金岳霖也因为梁思成的劝说感到十分羞愧,觉得自己比不上梁思成,主动选择了退出。后来,这三个人在北京总布胡同3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金岳霖一直住在梁家的后院,只是开了个侧门。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动荡岁月,他们三个人的生活始终平静和谐。

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爱有多深,才会包容到连她曾经喜欢过的人都能接受,甚至长时间相处融洽。因为梁思成讲述的这段三人之间的故事,我们才了解,原来有一种爱情,能够包容三个人,而且这样的关系也能很幸福。只是林徽因这种被多人围绕的“幸福”生活,却受到了文学大家钱钟书的轻视。

钱钟书曾点评过“太太的客厅”。

林徽因在清华大学教书时,喜欢在空闲时间邀请一些来自清华大学和其他著名大学的文化界名人到家中聚会,举办文化沙龙。这种每周一次的聚会在北京的文化圈里非常有名,吸引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新人。参加这些聚会的主要人物有巴金、朱光潜、沈从文、萧乾、金岳霖、徐志摩和梁思成等。

林徽因在交谈中对名人轶事有着独到的见解,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她非常健谈,就连梁思成也自愧不如,常常感叹说不过她。梁思成和金岳霖经常是林徽因“讲学”的听众,静静地听着。而“太太客厅”则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它帮助了不少新人。只要被林徽因邀请进入“太太客厅”,就意味着他踏入了文坛。沈从文等人就是受到林徽因的提携而获得认可的。

人们常常批评“太太客厅”,主要是因为那里来的都是男士。这让人感觉像是林徽因拥有了一群男性朋友,就像“后宫佳丽三千”。和林徽因在清华共事的钱钟书就很不喜欢这种做法。在他看来,一个女性如果和很多男性交往,却没什么女性朋友,那可能只是为了享受被一群异性围绕和赞美带来的满足感。

即使在思想活跃的民国时期,钱钟书也觉得林徽因的行为不符合传统妇德,她不避讳与男性交往,这让他觉得有些过分。特别是林徽因婚后在金岳霖和梁思成之间犹豫不决的态度,更让他对她的看法不佳。这样的人却能在众多名人中畅所欲言,这让钱钟书感到非常不满。他的这种反感甚至表现在与猫的争斗中。

丈夫出差时,林徽因感到很孤单,于是养了一只胖胖的猫咪,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爱的焦点”。钱钟书家也有只猫咪,叫“花花”,体型较小,经常被“爱的焦点”欺负。由于钱钟书和林徽因住在清华园附近,彼此为邻。有一天,“花花”跑到林徽因家,不小心打翻了她晾晒的豆子,林徽因生气地拿起扫帚要打“花花”。钱钟书看到这一幕,心里对“花花”生了点怨气。

每当钱钟书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就会立刻出来帮助自家的“花花”对付“爱的焦点”。即便是在晚上,如果两只猫在房顶上打起来了,他也会搬来梯子,爬上去帮自己的猫赶走林徽因家的猫。这种行为看起来有点儿傻,一个著名的文学家竟然为了一只猫和别人闹别扭。其实,这都是他内心对林徽因不满情绪的释放。

钱钟书因为家里的猫而对林徽因有些不满,但他没有就此作罢,而是把这些情绪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猫》。书中的女主角被称为“李太太”,显然是在影射林徽因。书中这样描述她:“在众多有名的太太当中,她的外貌最为出众,不仅性格豪爽,还十分风流。她家的客厅布置得极为讲究,经常邀请年轻才子来家里做客,宴席上的菜肴和点心也都非常精致。她的朋友全是男士,而她的丈夫则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从不干涉她的交友自由。”

钱钟书的机智讽刺在文学界是出了名的,除了鲁迅先生,几乎无人能与其媲美。书中的这句话,讽刺意味十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暗讽林徽因与许多异性频繁交往,有家室的人却还与男性暧昧打趣,将她的花心和虚荣刻画得十分真实。钱钟书的文字阴阳怪气,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认为,作为文学大师,他用这种尖酸刻薄的话揭露别人的私生活,未免有些小气;另一些人则认为,名家应该德艺双馨,钱钟书让大家看到了林徽因不为人知的一面。

钱钟书不仅对林徽因没什么好印象,对参加文化沙龙的其他名流也不太看得起。在他的作品《猫》里,他对那些去“太太客厅”的人进行了不少讽刺,几乎半个文坛都被他点到了。他尤其看不上沈从文,说人家没上过大学,学历不高。书里描述的“沈从文”总是担心那些名校出身或名门望族的人会瞧不起自己,生怕被他们背后中伤,所以总是小心翼翼。

钱钟书在文中嘲讽另一位角色说:“那个留着一小撮胡子的日本老头,是亲日的典型。除了他,我还没见过比向日葵更亲日的人。”这句话既尖刻又诙谐,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读者纷纷猜测书中的这个人是哪个大人物。不久,一位“冤大头”跳出来爆料,说他就是周作人,鲁迅的弟弟,还登报和钱钟书撕上了。

鲁迅痛批“太太客厅”这个概念。

说起鲁迅,他是那个时代文学革命的先锋,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他放弃了医学,拿起笔来为国家发声,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鲁迅不仅批评卖国贼,还指责那些缺乏责任感的文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有志之士都在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林徽因却过着一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完全不顾国家的安危;更糟糕的是,她还和多个男人纠缠不清,这让鲁迅非常不满。

因此,鲁迅在《我的失恋》一文中曾严厉批评林徽因,嘲笑她同时追求多个男人,对爱情不专一,对婚姻不忠诚,乐于享受众人的追捧。从鲁迅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林徽因的生活确实违背了当时女性应有的道德标准,这也验证了钱钟书的说法。

冰心笔下的“名媛雅集”

林徽因这种行为确实让男人们很不高兴,许多男作家都批评她。就连女性也对她的生活提出了批评。1933年,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刚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场景:客厅里的诗人轻轻握住妻子的手指,亲吻着说:“亲爱的,无论何时何地,你在我眼中都像一片闪耀的云彩,光芒四射……”这段话直接点出了林徽因在一群男人中备受宠爱的情况,同时也讽刺了她与众多男人周旋的不当行为,这种讽刺甚至超过了钱钟书的批评。

林徽因看到了,也毫不客气地反击道:“我正好去山西考察寺庙,听说那里的陈醋很有名,特意带了些回来给冰心女士品尝。”林徽因心里暗自骂冰心嫉妒她的才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两人之间的矛盾就这样摆在了明面上。其实,无论是钱钟书、鲁迅还是冰心,讽刺林徽因的人大多是传统且负责任的人,对于林徽因不专一的爱情和私生活的混乱,他们自然看不惯。

不同的爱的看法

相比林徽因的情感丰富,钱钟书更像是个传统的贤良丈夫。他年轻时娶了杨绛,两人相依相伴。出身名门的杨绛,嫁给钱钟书后,一心扑在家庭上,全力支持丈夫的创作。在钱钟书写《围城》的时候,杨绛不仅是生活中的细心伴侣,还是他精神上的知己。每当钱钟书写完,杨绛都会认真阅读,两人经常因为书中的内容笑得前仰后合。

有一次,杨绛在医院生孩子。钱钟书平时生活自理能力很弱,独自在家几天就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他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跑到医院告诉杨绛家里的状况,杨绛笑着安慰他说:“没关系,等回家了,我把弄脏的床单洗干净就行了。”

出院后,杨绛马上回家把床单洗干净,还把家里彻底打扫了一遍。钱钟书在生活和情感上都得到了妻子温柔的照顾。两人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感情更加深厚,一起度过了幸福而长久的一生。

钱钟书曾称赞妻子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句话,是对杨绛一生奉献的高度赞扬和感激。可以看出,钱钟书的爱情观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两人全心全意,爱得纯粹、干净,毫无保留,毫无犹豫,平凡而深刻,忠贞而动人。这一切,正好与多情的林徽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