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掏3万供侄女上大学,她升学宴没请我,5年后她拎着礼盒堵门:姑姑!研究生奖学金到账了,这钱先还你!
发布日期:2025-11-20 12:53:29 点击次数:72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让我手中的茶杯一颤。
透过猫眼望出去,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站在门外。
五年了,王思雨竟然来了我家门口。
她手里还拎着一个精美的礼盒,脸上带着我从未见过的成熟神色。
我的手握着门把手,却怎么也拧不动。
五年前那个升学宴的场景,瞬间涌上心头。
01
2019年6月,王思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整个王家都沸腾了。
"小霞快来!思雨考上一本了!"哥哥王小刚在电话里激动得声音发颤。
我放下手中的作业本,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但家里条件一般,哥哥做点小生意,嫂子在家带孩子。
"考了多少分?"我急切地问。
"578分!能上省里的好大学了!"
我能想象得到此刻哥哥家里的喜悦场面。
思雨从小就是我最疼爱的孩子,每次来我家都乖巧懂事。
她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看书,从不吵闹,眼睛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深沉。
"可是学费......"哥哥的声音突然低下去。
一年一万多的学费,对他们来说确实是笔重担。
我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作为姑姑,能帮这孩子一把是我的心愿。
第二天我就带着现金去了哥哥家,看到思雨正在翻看大学录取通知书。
她抬头看到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姑姑来了!"
"思雨真争气,姑姑为你骄傲。"我摸摸她的头。
哥哥嫂子忙着给我倒水,脸上的笑容里却带着一丝愁云。
"小霞,这学费的事......"哥哥欲言又止。
我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信封:"三万块,够思雨读完大学了。"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
思雨瞪大了眼睛,嫂子陈秀珍捂住了嘴。
"这...这太多了,我们怎么能要......"哥哥的声音有些哽咽。
"都是一家人,这孩子有出息,咱们就该支持。"
那一刻,我看到思雨的眼中盈满了泪水。
她站起身,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谢谢姑姑,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那份真诚和感激,让我觉得这三万花得值。
02
给了学费之后,我就开始期待着思雨的升学宴。
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孩子考上大学,家里都要办升学宴。
既是庆祝,也是感谢所有帮助过的亲朋好友。
我想象着那一天的场景:思雨穿着漂亮的裙子,我作为资助她学费的姑姑坐在主桌。
哥哥会在众人面前感谢我,思雨也会说感谢姑姑的话。
这不是虚荣,而是作为长辈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七月份,我开始主动询问升学宴的安排。
"哥,思雨的升学宴准备什么时候办?"
"还在商量,到时候通知你。"哥哥的回答有些敷衍。
我没多想,毕竟办这种事情需要准备。
八月初,我听邻居王大妈说起:"你侄女的升学宴办得真不错,来了好多人呢。"
我愣住了:"什么时候办的?"
"就昨天啊,在金龙酒店,场面挺大的。"
那一瞬间,我感觉血液都凝固了。
升学宴已经办完了,而我这个出了三万学费的姑姑,竟然没有收到邀请。
我强忍着内心的震惊,装作不在意:"哦,我那几天有事没去成。"
回到家,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发呆。
三万块钱不是小数目,那是我几个月的工资。
我以为这份心意,至少能换来基本的尊重。
可是连升学宴都没邀请我,这意味着什么?
是觉得我的帮助理所当然吗?
还是嫌我这个小学教师身份不够体面?
我越想越委屈,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丈夫张磊下班回来,看到我红肿的眼睛:"怎么了?"
我把事情说了一遍,他也皱起了眉头。
"这确实不太合适,毕竟你帮了这么大忙。"
"也许是他们疏忽了?"我试图为哥哥找借口。
但心里知道,升学宴这种事不可能疏忽。
客人名单都是精心安排的,不邀请我,就是有意为之。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反复想着这件事。
也许在哥哥眼中,我就是应该帮忙的那个人,不需要感谢,也不需要尊重。
03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是忍不住给哥哥打了电话。
"哥,昨天思雨的升学宴办得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挺好的,来了不少人。"
"为什么没通知我?"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哦...那天太忙了,忘了给你打电话了。"
这个理由让我更加心寒。
忘了?怎么可能忘了给资助学费的姑姑打电话?
"是嫂子觉得不用叫我吗?"我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猜测。
"没有没有,就是真的太忙乱了,下次一定注意。"
下次?还会有下次让我被忽略吗?
挂了电话,我坐在办公室里整整发呆了一上午。
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我都没心情改。
中午时分,我鬼使神差地开车去了金龙酒店。
虽然升学宴已经结束,但我想看看现场什么样。
酒店经理认识我,主动过来打招呼:"王老师,昨天没看到您啊。"
"我有事来晚了,办得怎么样?"
"王先生很用心,订了咱们最大的宴会厅,来了四五十人呢。"
四五十人的升学宴,竟然没有我这个出学费的姑姑。
"都是什么人参加?"我忍不住问。
"主要是王先生的朋友,还有孩子同学家长,还有几个亲戚。"
几个亲戚?我算不算亲戚?
经理继续说:"王先生在台上讲话时特别感动,说感谢所有支持思雨的人。"
感谢所有支持思雨的人,但就是没邀请支持得最多的我。
我匆匆离开了酒店,心中的委屈越来越浓。
回家路上,我给思雨发了条微信:"恭喜你,升学宴一定很精彩。"
过了很久,她才回复:"谢谢姑姑。"
就这么简单的四个字,没有解释,没有道歉。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也许在他们心中,我的付出根本不值一提。
三万块钱,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理所应当的。
而我,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亲戚。
这样的认知让我彻底心灰意冷。
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哥哥一家。
04
五年时间,我和哥哥家的关系淡得像白开水。
过年时碰面,也只是礼貌性地打招呼。
我从来没有主动提起升学宴的事,他们也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那道裂痕始终存在,无法愈合。
每次家庭聚会,我都能感觉到那种微妙的尴尬。
思雨偶尔也会礼貌地叫我"姑姑",但眼神中再也没有当年的亲近。
我知道她在大学里过得不错,听说成绩优异,还拿了不少奖学金。
但这些消息都是从父母那里间接听来的,她从没主动跟我分享过。
去年春节时,听说她考上了研究生。
我在心里为她高兴,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既然当年我的付出不值得一声邀请,现在她的成功也与我无关。
丈夫张磊有时会劝我:"都是一家人,何必计较这么多。"
"你不懂。"我总是这样回应。
这不是计较,是尊严问题。
我可以默默付出,但不能接受付出后被视而不见。
儿子张晨阳也察觉到了我和伯父家的疏远:"妈,你和伯父怎么了?"
"没怎么,只是都忙。"我不想把成人世界的复杂告诉他。
但心里清楚,这五年来,我每次想起那个升学宴,都会感到一阵刺痛。
不是因为三万块钱,而是因为那种被忽视的感觉。
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
也许我不该那么冲动地拿出三万块钱。
也许我对亲情的期待太高了。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无条件的感激。
五年来,我再也没有主动帮助过任何亲戚。
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学会了保护自己。
那个曾经热心肠的王小霞,在那场升学宴后就死了。
直到今天,直到听到这熟悉的敲门声。
05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门。
五年不见,王思雨变了很多。
她穿着得体的职业装,头发盘成简洁的发髻,整个人显得成熟干练。
最明显的变化是她的眼神,不再是当年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而是带着某种坚定和自信。
"姑姑。"她轻声叫道,声音里带着我从未听过的颤抖。
我们就这样站在门口,相对无言。
五年的时光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沉重。
她手中的礼盒包装精美,看起来价值不菲。
"有事吗?"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我...我想跟您聊聊。"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眼中竟然有了泪光。
这个表情让我有些意外。
印象中,她从小就是个内向但倔强的孩子,很少在人前掉眼泪。
"进来吧。"我侧身让她进门。
她小心翼翼地把礼盒放在茶几上,然后坐在沙发边缘。
我给她倒了杯水,也坐了下来。
客厅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墙上钟表的滴答声。
"姑姑,我研究生毕业了。"她主动开口。
"嗯,听说了,恭喜你。"
"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两万块钱。"她指了指茶几上的礼盒。
我看着那个礼盒,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姑姑,这些年......"她的声音更颤抖了。
我看着她,等她继续说下去。
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指节都发白了。
"这些年我一直想来找您,但是......"
她停顿了很久,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我的心也跟着紧了起来。
她究竟想说什么?
"姑姑,关于当年的升学宴......"
听到这几个字,我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五年了,终于有人要提起那件事了。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中的泪水终于滑落下来。
"其实那天......"
我屏住呼吸,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话。
这个答案,我等了整整五年。
她张开嘴,就要说出那个埋藏了五年的真相——
06
"其实那天,我哭着求爸妈一定要邀请您的。"
王思雨的话如晴天霹雳,让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什么?"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她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着继续说:"我跪在地上求他们,说如果不请姑姑,我就不办升学宴了。"
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可是妈妈说,您那几天身体不好,不想打扰您休息。"
"身体不好?"我完全糊涂了。
思雨点点头:"妈妈说您前几天腰疼得厉害,连班都请假了,她不忍心让您为了升学宴还要准备礼金。"
我努力回想五年前的情况。
确实,那段时间我的腰椎病犯了,疼得走路都困难。
"妈妈还说,您已经给了学费,再让您出份子钱太不好意思了。"
原来如此!
我一直以为是被忽视,原来是被体贴。
"可是...可是我希望去啊,哪怕身体不舒服,这种场合我也应该在场。"
思雨哭得更厉害了:"我当时就是这么说的!我说姑姑那么疼我,她一定想看我办升学宴!"
"那后来呢?"
"妈妈说等您身体好了,专门给您补办一个家庭聚餐,比升学宴更有意义。"
我的眼泪也开始往下流。
五年了,我竟然误会了他们。
"可是后来呢?为什么没有聚餐?"
思雨咬着嘴唇:"升学宴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给您打电话,想解释这件事。"
"我没接到电话啊。"
"您接了,但是......"她的声音更小了,"您的语气很冷淡,问我有什么事。"
我努力回想,确实有这么一通电话。
"我当时以为您在忙,就说没什么事,改天再聊。"
那时候我正在气头上,以为她是来炫耀升学宴的。
"后来我又打了几次,您都说在忙。"
"我以为你们是在敷衍我......"
我们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相对而泣,五年的误会在这一刻彻底解开。
07
"姑姑,这些年我过得很痛苦。"思雨拉住我的手。
"我知道您误会了什么,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握住她的手:"是姑姑错了,我应该主动问清楚的。"
"不,是我们一家做得不够好。"她摇头,"妈妈总说要体贴您,不要给您添麻烦,结果却让您更误会了。"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陈秀珍的"体贴"变成了我眼中的"冷漠"。
"那为什么这五年都没有解释?"
思雨苦笑:"我试过,但每次见面您都很客气很疏远,我不敢贸然提起。"
确实,这五年来我一直保持着距离。
"而且我觉得,也许您真的不想和我们来往了。"
"不是的......"我连忙摇头。
"姑姑,这两万块钱是我的奖学金。"她指着茶几上的礼盒,"我想还给您。"
"不用,那钱是给你上学用的。"
"可是您给的是学费,我拿奖学金还,这样心里才踏实。"
我打开礼盒,里面整齐地放着两万块钱现金,还有一封信。
信是思雨亲手写的,字迹工整:
"亲爱的姑姑,谢谢您当年的帮助,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些年的误会让我明白,有些话不说出来就会成为永远的遗憾。我爱您,我的好姑姑。"
看完信,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傻孩子,姑姑从来没有后悔过帮你。"
"我知道,所以我更愧疚。"她抱住了我,"姑姑,我们还能像以前一样吗?"
"当然可以,你永远是姑姑最疼爱的侄女。"
我们抱在一起,五年的隔阂在这一刻彻底消散。
08
晚上,我把思雨留在家里吃饭。
她帮我在厨房里洗菜,就像小时候一样。
"姑姚,我在研究生期间学的是教育学,以后想当老师。"
"真的吗?那太好了,咱们是同行呢。"
她笑了:"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丈夫张磊和儿子晨阳回家后,看到思雨都很高兴。
"思雨长大了,越来越漂亮了。"张磊夸道。
晨阳也兴奋地跟表姐聊起了大学生活。
饭桌上,思雨主动跟张磊解释了当年的误会。
"叔叔,都是我们做得不好,让姑姑伤心了。"
张磊摆手:"都过去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我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面,心中满是温暖。
饭后,我坚持要送思雨回去。
路上,她告诉我:"姑姑,我已经找到工作了,在市里的重点中学。"
"太好了,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同行了。"
"我想请您做我的师父,教我怎么当好老师。"
"没问题,姑姑把所有经验都传给你。"
到了哥哥家门口,思雨下车前对我说:"姑姑,明天我想带您去见我的男朋友。"
"你有男朋友了?"
她脸红了:"研究生同学,人很好,我想让他见见我最重要的亲人。"
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好,姑姑很期待。"
目送她进门后,我坐在车里给哥哥发了条微信:"哥,明天有空吗?咱们一家人聚聚吧。"
很快收到回复:"好啊!小霞,这些年委屈你了。"
我笑了,五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思雨信中的那句话:有些话不说出来就会成为永远的遗憾。
是啊,如果她今天不来,我们可能会误会一辈子。
有时候,我们以为的体贴可能是伤害,我们以为的冷漠可能是误解。
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说出真相,要有胸怀接受解释。
那两万块钱我最终还是收下了,不是因为需要钱,而是因为理解了思雨的心意。
她用这种方式表达感激,我就用接受来表达原谅。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家人之间的情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得起误会的洗礼。
只要心中还有爱,就永远不会太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