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普京的目标突然变了?俄乌这场仗打了三年,没想到最后影响的是我们

发布日期:2025-11-21 18:46:03 点击次数:160

2022年2月那会儿,很多人都以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动作很快就会结束。

当时克里姆林宫的说法,是搞一个“特别军事行动”,主要是为了保护乌东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那地方的俄罗斯族人,再顺便拦一下北约不要再往东边挤了。

听起来,目标好像挺明确,也挺有限的。

但是,这场仗打着打着,就完全变了味。

起初,俄军从白俄罗斯那边一下子冲过来,直奔基辅郊区,还占了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地方,想把乌克兰北边的补给线给切断。

但乌克兰那边也不是吃素的,靠着西方给的反坦克家伙和情报,硬是在伊尔平河的桥头扛住了。

俄军的后勤跟不上,打得很难受,到了3月底,只好从基辅周围撤了,掉头去啃东边那块硬骨头。

然后就是马里乌波尔,那个港口城市成了新的焦点。

俄军围了好几个月,把亚速钢铁厂的地下工事炸了个底朝天。

守在那里的乌克兰军队实在撑不住了,最后只能投降。

这么一来,俄罗斯就等于捏住了乌克兰在黑海的部分出海口。

到了夏天,战火又烧到了塞维罗顿涅茨克的化工厂区,打得非常激烈。

乌克兰用上了西方给的火炮反击,俄军伤亡不小,但还是在6月底拿下了那里和旁边的利西昌斯克,把顿巴斯工业带的一部分控制在了手里。

到了2022年9月,俄罗斯干脆搞了个大动作,宣布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四个地方并入自己的版图。

他们还搞了个投票,说这是合法的,当然,国际上基本没人承认这事。

时间到了2023年春天,乌克兰开始了反攻,用着西方的坦克,收复了赫尔松西岸的一些村子。

但俄军早就挖好了壕沟,在矿区死守阵地,乌克兰的装备损失很严重,进展不大。

冬天的时候,双方又在巴赫穆特那个地方展开了巷战,一栋楼一栋楼地抢。

俄军炸掉了乌克兰好几个指挥点,最后在5月份完全占领了那个城市,虽然那个地方的战略意义不大,但象征意义很强。

进入2024年,战事就变成了拉锯战。

俄军在阿夫迪夫卡外围修了坚固的防线,2月份拿下之后,就朝着托雷茨克河谷那边慢慢推进。

乌克兰呢,就用导弹打俄罗斯后方的仓库和补给线。

俄罗斯这边,从伊朗搞无人机,从朝鲜补充弹药,勉强顶住了消耗。

谁也没想到,到了2025年初,哈尔科夫北部又打起来了。

俄军占领了沃夫昌斯克镇,把乌克兰北边的一条公路给切断了。

5月份,普京签了个文件,说要搞一个边境缓冲区,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了苏梅、切尔尼戈夫,甚至还包括了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

这些地方可不一般,不光是乌克兰的粮仓,还是通往欧洲的陆路通道和黑海的重要港口。

这么一来,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封锁更紧了,乌克兰的运粮船出不去,搞得全世界的小麦价格都涨了。

在占领的地区,俄军开始修建永久性的工事,反坦克壕、地雷阵,看样子是打算长期占着不走了。

整个过程看下来,俄罗斯的目标已经从最开始的有限行动,一步步变成了大面积的领土占领。

他们投进去的人力和物力简直是个无底洞,但速战速决的计划早就泡汤了。

仗打到这个地步,普京那边的说法也跟着变了。

国防部长绍伊古在2025年4月公开说,乌克兰当局在搞恐怖手段,必须彻底把这个政权给拔掉,才能保证边境的安全。

这话可比之前说的保护少数族裔要狠多了。

5月底,总统顾问科比亚科夫在圣彼得堡一个论坛上更是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他说1991年那个解散苏联的《别洛韦日协议》没有经过最高苏维埃的批准,所以是无效的,从法律上讲,苏联还存在。

这么一来,乌克兰的事情就成了他们的“内部矛盾”。

这番话直接否定了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也给俄罗斯以后对其他前苏联国家动手留下了口子。

普京自己也老是提,说当年列宁搞的联邦制让俄罗斯丢了很多土地,反而很欣赏一战时期沙皇俄国的扩张劲头。

这种调调,说白了就是一种“大俄罗斯主义”,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东欧和中亚的老大,手就应该伸到那些地方去。

现在,俄罗斯跟白俄罗斯的军事力量绑得紧紧的,在边境驻扎军队。

中亚那边,像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经济上严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根本甩不开。

北极那边,俄罗斯也在抢航道和资源,部署了先进的导弹。

最新的情报显示,普京短期的目标可能是稳住已经占领的地盘,同时想办法提振国内经济。

但从长远看,他还是咬着整个乌克兰不放,坚持要乌克兰放弃顿巴斯、保持中立、不能加入北约,还要限制军队规模。

8月份,普京通过一些渠道传话,要乌克兰让出整个东顿巴斯地区,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不然就没得谈。

这暴露了普京的野心,他想重塑整个东欧的地缘政治格局。

我们作为邻居,看着这事儿不能不留个心眼。

俄罗斯这么一搞,对我们来说,其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首先就是我们搞的那个“一带一路”,乌克兰本来是个挺重要的中转站,连接着亚洲和欧洲。

现在仗打乱了,我们在那边的投资和基建项目很可能就打水漂了。

运输路线被卡住,货物过不去,成本一下子就高了。

其次,俄罗斯这么一折腾,在中亚那边也开始跟我们抢影响力了。

我们在中亚修路建厂,投了那么多钱,可别最后白忙活一场。

俄罗斯跟中亚那些国家在经济和安全上绑得很死,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嘴上说中立,实际上根本离不开俄罗斯。

虽然中俄现在是伙伴,但有消息说,我们其实也觉得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得太深,把经济都拖垮了,这对谁都没好处。

更麻烦的是,这事儿还可能把我们卷进去。

有西方媒体说,我们加入了俄罗斯对欧洲的“混合战”,这让我们在国际上的处境很尴尬。

欧洲那些国家被能源问题卡着脖子,不敢跟俄罗斯硬碰硬,但他们会把账算到我们头上。

这等于把我们推到了一个很不利的位置。

欧洲跟美国抱得更紧了,北约的势力也往东边擴张,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压力。

本来我们跟美国就在掰手腕,俄罗斯这么一闹,等于给我们添乱。

地区不稳定,冲突一多,我们在海外的投资和人员安全都成了问题。

所以说,这场仗看着离我们很远,其实一点也不远。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我们得有自己的盘算,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还是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自己的实力硬起来,这样才能在这么复杂的世界里站稳脚跟,不管外面风浪多大,我们都能有底气应对。

备注: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在下。